作为仪式的旅游
[Abstract]:Tourism has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individual life 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mental state. " The alternating regularity of "home" and "sacred and secular" makes tourism regarded as a secular ritual, thus becoming an important field in the study of tourism anthropology.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time of "passing ritual" and the space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with the help of the spatial research of tourism system and the time analysis of tourism ceremony, and tries to deduce the model of tourism time and space, and finds that tourism has both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a kind of time and space expression and ritual expression of modern mobile society, and it is also the time and space of modern mobile society. In tourism, spatial displacement is more prominent than time movement, space is primary, time is secondary, and its spatial nature transcends the traditional (non-religious) "ritual" space. It can be used as a supplement to the theory of "passing ritual" in the mobile era.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
【基金】:国家社科资金项目“旅游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12CSH057) 教育部人文社科资金项目“圣俗倒置、融合与信仰重构研究”(项目号:11YJC840068)的资助
【分类号】:F5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进福;;走向“休闲”的旅游——对旅游(支柱)产业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7年10期
2 张进福;;神圣还是世俗——朝圣与旅游概念界定及比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克军;;合同债权性质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沈学习;张清湘;;生命价值的回归·历史文明的反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李琪;;试论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8期
4 蒋艳;对欠发达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余吉生;论网络时代高校毕业生思想工作的着眼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姚其煌;李小兰;;知行合一: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预防逻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8 王智杰;左停;;风险社会下市场经济及农户生计困境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9 方青;邬丽丽;;1980年以来的中国休闲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及其转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郑娜莎;基于灰色评价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红莉;从文化角度谈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D];河北大学;2009年
2 崔莹;旅游学学科性质的哲学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冯婧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律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申腾;日常政治视野下中国城市社区业主维权行动探析:基于HB社区的个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刘电光;技术风险评估中的观念冲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进福,肖洪根;旅游社会学研究初探[J];旅游学刊;2000年01期
2 王敬武;关于对旅游者概念定义的几点看法[J];旅游学刊;1999年01期
,本文编号:2417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41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