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实证分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1986 to 2010 in China, this paper tests whether there are co-integration and Granger causality betwee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come and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hierarchy index.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eastern,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in a more direct wa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effect of the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long-term rather than the short-term,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effect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eastern region is stronger than that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作者单位】: 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
【分类号】:F59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靖学青;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对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林谦;黄浩;黎实;;考虑截面相关条件下的异质性面板数据协整回归模型的估计[J];统计研究;2010年09期
3 胡军峰;赵晓丽;欧阳超;;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统计研究;2011年03期
4 毛其淋;吕越;;经济开放对中国就业的长期和短期影响效应——基于跨省面板数据的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的再检验[J];产经评论;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兴儒;;阿坝州生态旅游发展刍议[J];阿坝科技;2006年01期
2 李会云;再论旅游产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章尚正;跨市域旅游开发的必然趋势与联动机制——以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周玮;沙润;任黎秀;吴兰桂;钟静;;福建牛姆林山地旅游景观特征和设计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5 吴勇;;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生态旅游地的应用研究——以九寨沟风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6 柯军;;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卢松;张捷;;试论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体系及其对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8 王亚峰;;一对一市场营销模式对旅行社传统业务流程影响的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02期
9 高林洲;;长江三角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10 麻海龙;;浅析体育旅游及其产业化[J];搏击(体育论坛);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蒋琦;王伟;;基于GIS平台的上海与武汉都市圈空间等级梯度对比研究[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苗长虹;武前波;杜李;张丽君;席升阳;高延军;蒋冰华;方相林;乔家君;赵玉明;吴殿廷;刘嘉俊;;第十章 中原城市群产业发展[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3 汪应曼;;海南户外旅游市场发展之我见[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孙九霞;;遇龙河景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策略研究[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5 孙九霞;;旅游发展与傣族园社区的乡村都市化[A];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人类学高级论坛2004卷[C];2004年
6 耿喜梅;;北京市建设低碳城市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关系探析——以1978—2010年为研究对象[A];2012城市国际化论坛——世界城市:规律、趋势与战略选择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艳菊;森林游憩区游憩冲击感知与游客体验之间的关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2 王恩旭;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亢雄;基于伦理与心理视角的旅游者幸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洁洁;国际关系及重大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聂存虎;古村落保护的策略与行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李耀锋;旅游地文化生产的支持性社会结构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龚敏;近代旅馆业发展研究(1912-1937)[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尹新哲;基于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系统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雷莹;森林公园的环境承载力评估和环境价值计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雄;对我国旅游、体育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张媛媛;青岛市旅游卫星账户的编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森豪利;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日本旅游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郑绍芬;南昌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芬芳;台州商务旅游市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陈艳;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旅游目的地系统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书星;广东省入境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王灿灿;乡村旅游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吕敏;九江市旅游商品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陈武昌;城市滨湖游憩空间形态解析与构建[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伯强;魏巍贤;李丕东;;中国长期煤炭需求:影响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2 梁云芳;高铁梅;;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3 俞会新,薛敬孝;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2年10期
4 包群,许和连,赖明勇;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理论及中国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3年02期
5 周申;;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工业劳动需求弹性影响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6年02期
6 盛斌;马涛;;中间产品贸易对中国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基于工业部门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8年03期
7 周申;李春梅;;工业贸易结构变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8 郑月明;董登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效应——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9 林伯强;中国能源需求的经济计量分析[J];统计研究;2001年10期
10 王剑;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效应的测算[J];统计研究;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娟;;技术进步对山东省就业总量影响实证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年01期
2 连飞;;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服务业就业影响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18期
3 梁丰;余俊波;;重庆建设内陆开放型城市的战略分析[J];商业时代;2009年05期
4 邵明振;穆树川;;河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协整分析[J];北方经贸;2010年03期
5 蔡鑫磊;;我国能源消费与GDP的关系——基于时间序列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0年05期
6 徐红梅;陈玉娟;查奇芬;;提高信息资源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应对金融危机[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7期
7 刘林军;吴黎军;;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新疆15个城市(地区)产业综合实力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8 王少平;面向21世纪的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J];经济学动态;1998年07期
9 唐洪敏,孙召利;4种汇率和4种股指的协整分析(英文)[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欧明清;有效需求与通货紧缩的统计关系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鹃;;人力资源开发与贵州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姜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和谐度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党耀国;刘思峰;叶耀军;;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模型[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陈万义;;产业结构的演化分析[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耿安朝;;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及其产业结构的生态重组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刘泽双;苏大伟;甄翠;;基于产业结构的城乡统筹劳动力配置模型[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刚;周静;邹飞燕;;湖北城乡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性研究[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张定中;;漫谈村镇建设与旅游业[A];古典园林建筑艺术学术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9 张敦富;朱坚真;窦杰;;西部大开发中的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门题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苗敬毅;;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典型相关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玉波 ;旅游业将新增岗位4000万个[N];经济参考报;2002年
2 伍文华邋周江涛;汉中工商五项举措促旅游业复苏[N];中国工商报;2008年
3 鲍音瑛;旅游业招聘:应届生争破头 旅行社招才愁[N];就业时报;2008年
4 胡秀军 赵宇明;霍市物流业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支柱[N];通辽日报;2008年
5 记者 程亮;旅游业五类人员需求大薪水高[N];人才市场报;2008年
6 林佳邋庄潇婷;我省物流、旅游业冰雪中面临大考[N];福建工商时报;2008年
7 记者 孙兴伟;要努力挖掘旅游业就业潜力[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8 本报评论员;积极发展旅游业 进一步扩大就业[N];人民日报;2002年
9 记者龚雯;未来十年旅游业新增就业岗位四千万[N];人民日报;2002年
10 李亚男、吴莉莉;布尔津旅游业带动再就业[N];新疆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徐向国;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与测度体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徐君;基于熵理论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与产业演替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鞠晴江;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5 贾彦利;中国区域政策对区域差距影响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6年
6 何永贵;基于循环经济的梯度推移和扩散理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7 王双玲;日本大都市圈的产业转移与地域演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春林;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成长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9 王庆丰;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王菲;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辉;三峡库区农村公路与农村产业聚集模式及小城镇建设[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2 朱明;北京市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3 张方清;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上海产业结构的协调性[D];同济大学;2006年
4 韩晓娜;产业结构演进与新疆经济增长的特征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5 孟苗;我国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杨海琛;内蒙古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互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张杰;广东省的就业结构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孙起翔;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翟建青;城市人居环境与产业结构关系定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10 安民;乌鲁木齐都市圈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45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445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