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网民对中国游客海外负面形象问题的看法及对策思考

发布时间:2019-04-19 17:36
【摘要】:近期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不文明行为频发,严重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和批评,也受到了网民的热议。文明出游不仅显示个人素质,更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政府、学校、社会团体务必承担起普及礼仪知识、加强公众文明出游的教育。同时,每个人也应努力完善自身素质和修养,树立中国游客的良好形象。
[Abstract]:......
【作者单位】: 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
【分类号】:D648;F5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慧萍;高雁;;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5期

2 李瑞;蒋成凤;;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农民工思想问题及对策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3 王炳华;谭学君;;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价值与对策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课题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研究[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吴艳琦;胡晓东;;职工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及其对策思考[J];今日科苑;2007年24期

6 刘继花;;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思考[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滕云;;关于建立个人诚信机制的对策思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高美莲;学分制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韩莹;网络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J];理论学习;2003年08期

10 马继;李尚敏;;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环境的几点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钦;;公共文明的培育途径[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2 潘亚玲;;中国人对美国的网络民族主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3 周秀平;;公共行为视角下的中国人文明素养[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郑弋晖;;网络时代民族精神研究[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王天意;;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A];海南省“人才发展与荣辱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辛雅丽;;强化市民公德意识的几个着眼点[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7 北京市东城区课题组;;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增强软环境的竞争力[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落实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建设和谐文明的新东城[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高斌;刘恪;类延旭;;开展公共文明建设 促进社区和谐[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10 单玉华;吕永林;;浅析中国传统生活习惯对公共文明建设的双重作用[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晓汀;最牛游客海外“斗牛” 警示国人公序认知[N];亚太经济时报;2007年

2 记者 梁佳佳;我区6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N];法治快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曹红涛;上网也要讲道德[N];人民日报;2005年

4 内蒙古·高文静;莫让网络成为道德“重灾区”[N];扬州日报;2005年

5 孙秀岭;“网德”建设是网民的责任[N];中华新闻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王建高;构建绿色网络 凝聚网民力量[N];科技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邓新建;法律应为救助者解除“后顾之忧”[N];法制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莹 侯召迅;“网络暴力”恣意蔓延 “虚拟空间”呼唤社会公德[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9 记者 于长洪 何丰伦 张丽娜 王志;“为祖国叫好”,盼党和政府干得更好[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王晓映;“马六围悍马”发出三重文明警示[N];新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汪青松;社会主义精神富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吴满意;网络人际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视域[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行军;儒家心学“明明德”思想与网民道德自律[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2 毛艳;网民德性建设初探[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3 范虹;论网络道德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徐鸿;论网德[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庄文;新市民文明行为及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方振宇;网络“虚拟社区”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德刚;在网络载体上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闫贺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受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高德菊;网络道德建设中的自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魏玉梅;网络社会道德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61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461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a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