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21 12:10
【摘要】:三峡工程竣工后库区面临着移民安稳致富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压力,文化旅游业是化解这一难题的优势产业。在分析屈原故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有利因素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将秭归县整体建设成为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生态富民型支柱产业。
[Abstract]: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the reservoir area is facing the dual pressure of the stability of immigran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ultural tourism is the dominant industry to solve this problem.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significance, favorable factor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qu Yuan's hometow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constructs Zigui County as a whole as a cultural tourism area of qu Yuan's hometown, and trains cultural tourism into an ecologically rich pillar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孟菲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BMZ052) 三峡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峡大学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分类号】:F592.7;G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曹诗图;鲁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4期

2 阚如良;;后三峡工程时代库区旅游业战略转型研究[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都春屏;;屈原求索精神及其现代解读[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张耀武;;屈原文化旅游的资源开发与内涵挖掘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郑宇飞;;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的屈原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2期

6 周军;何小芊;张涛;龚胜生;;屈原故里景区旅游总经济价值评估研究[J];旅游学刊;2011年12期

7 周武忠;;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共赢——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J];艺术百家;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代俐;;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以黑水卡斯达温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2 夏敬标;练红宇;;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利用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张美琴;贾鸿雁;;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初探——基于开发新类型下的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郑宇飞;曹诗图;刘运;;基于“鄂西圈”背景的宜昌城市旅游发展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5期

5 蒋周莉;;福州“三坊七巷”旅游产品开发的ASEB栅格分析与对策研究[J];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6 江廷国;;基于生态文明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与旅游区的比较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8期

7 赵鹏;夏冬菁;王桂琴;;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基于湖北步步升文化村的调查[J];当代经济;2013年06期

8 龙昭宝;;试论黔湘桂边区民族节日经济圈的建构——兼谈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尹乐;李建梅;周亮广;;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皖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5期

10 张耀武;;屈原文化旅游的资源开发与内涵挖掘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陶雨芳;六盘山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立娇;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蔡朝双;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运兰;湖南邵阳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09年

4 陈瑶;论民间原生态文化的美学价值[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5 高栓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质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文静;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常春颜;基于文化安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朱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与绩效评价[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维琼;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梁祝文化公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晶;唐代帝王陵石雕刻比较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凡;;儒道文化撕裂的灵魂——论屈原的信仰及其悲剧的发生[J];北方论丛;2007年04期

2 李巍,李文军;用改进的旅行费用法评估九寨沟的游憩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黄露生;屈原的出生地在湖南汉寿[J];武陵学刊;1997年05期

4 梁颂成;;常德市城区屈原文化资源考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曹诗图,崔进,郑宇飞;论"大三峡旅游经济圈"构建中的鄂西与渝东区域整合[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3期

6 保继刚,徐红罡,戴光全;“告别三峡游”的影响及理论解释[J];地理研究;2002年05期

7 郭剑英;;乐山大佛旅游资源的国内旅游价值评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6期

8 崔凤军;顾永键;;景区型目的地品牌资产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模型初探[J];旅游论坛;2009年01期

9 孙移芳;;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曹继华;;志在深情求索 魂系悲愤远逝——从《离骚》看屈原的文化人格和审美追求[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尹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沈爱民;[N];三峡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芳;嘉峪关市文物景区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与游客满意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刘晴;历史文化主题公园价值评估及景区旅游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贡小妹;;内蒙古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8期

2 储茂东;青海省旅游资源开发及规划的探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3 田海宁;;浅谈青木川古镇旅游资源开发[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4 王兆峰;湖南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5 李松;;浅析苍溪云台山道教文化资源及旅游开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6 尹义星;周申立;康嘉;轩福华;;四川华蓥山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生态经济;2005年11期

7 谭启昀;;利用GIS技术开发南昌市旅游资源的构想[J];南昌高专学报;2005年06期

8 岑先梅;杜俊义;徐娟玲;;广西龙脊景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J];广西轻工业;2009年06期

9 李广成;;丝绸之路沿线旅游资源的潜质与开发探讨[J];中国商贸;2011年09期

10 王兆峰,成红巧;湘西自治州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惠春;程国栋;;宁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群;黄定根;;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重塑——以浙江桃花岛为例[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3 王元;张旭光;郭平;;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筹资四大途径[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0年

4 陈朝隆;陈敬堂;;民族旅游的文化透视[A];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江风;龚健;张丽琴;;清江流域旅游开发与土地利用互动影响研究[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6 胡良民;张广花;;河南旅游业与旅游资源环境、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陈家刚;王红玉;;旅游开发中资源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梅林;;长春市汽车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宋国琴;;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10 兰卓;郑清贤;;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反思[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德谦;旅游开发中的资源观[N];华东旅游报;2006年

2 龙藏;旅游开发项目的盈利模式[N];中国旅游报;2003年

3 咸宁市环保局局长 阮荣雄;旅游开发环保首当家[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黄革 苑坚 刘江;谁来为西南旅游开发买单[N];中国民族报;2002年

5 记者李韧、施勇峰;旅游开发应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并重[N];人民日报;2002年

6 吕实志;按照求真务实的原则选择旅游开发方式[N];中国旅游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王溥;旅游开发纵横谈[N];湖北日报;2001年

8 记者 罗海军 通讯员 郑莹莹;香港智力集团开发水布垭旅游资源[N];恩施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邓敏敏 云南记者站 焦云霞 刘栗;谋求旅游与环保和谐统一[N];中国旅游报;2003年

10 通讯员 赵丽明 黄会成;龙胜着力建设旅游型新农村[N];桂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开民;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2 曾涛;兴凯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监测与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彭京宜;三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孙京海;旅游资源资本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叶浪;旅游资源经营权论[D];四川大学;2004年

6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李若凝;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与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冯昆思;试论云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9 程南洋;基于资源约束的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李翠林;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瑞霞;资源型城市的旅游开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向明;湖泊岛屿旅游开发与规划——以湖南资兴兜率岛旅游开发详规为例[D];中南林学院;2001年

3 侯佩旭;甘肃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与开发战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黄爱琴;武当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闫姗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6 周畅书;汨罗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黄建宁;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李周名;河南省平顶山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李丽虹;奥运场馆旅游资源的体验价值评价及旅游开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10 崔阳;论延边旅游业的发展潜力[D];延边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504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04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8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