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业旅游背景下的休闲农园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30 20:41
【摘要】:我国的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因此,研究农业旅游背景下的休闲农园的发展,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生态等多功能效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本文全面深入的查阅了农业旅游和休闲农园的相关资料,对国内外农业旅游的起源和发展做了了解,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定义和内容做了界定;分析了国外农业旅游的成功实例,总结了国外农业旅游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对我国现代休闲农园的特征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农业旅游背景下的休闲农园开发建设的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其次,本文以桃源县丰裕休闲农园规划设计项目为例,从休闲农园的区位和市场条件、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空间用地布局、重点项目策划、特色产品规划、投资估算与保障体系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提出了如下论点: 1、规划先行,以规划统领园区建设。我国的休闲农园具有开发模式雷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功能不全、主题形象不鲜明等问题,在进行休闲农园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时,要掌握休闲农园的季节性、地域性、生产性、服务性等特点,才能实现休闲农园效益的多功能性和园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2、产品特色发展,创新思路。在进行休闲农园项目建设时,要以生态农业开发为重点,以乡村特色地域文化为底蕴进行规划布局、功能定位和项目策划,了解农作物和果树的生态特性,注重农业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合理性,考虑游客、管理人员、当地村民的需求。 3、生态立园,品牌经营。保护园区生态环境,使园区内的土壤、大气、水体清洁而无污染,形成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和怡人的农村生活环境;保证园区的农作物和农业产品的健康、安全性,规范农业生产的过程,使园区成为真正的绿色农园。 4、注重产业功能,发挥农旅协同效应。在进行休闲农园产品开发时,要立足当地自然、人文条件,通过资源整合、区域带动等模式,开发园区的农业资源,从生产、住宿、餐饮、娱乐等旅游服务方面着手,形成产品体系,延长农业产品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3.4;F592.7
本文编号:2521137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3.4;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红;;循环经济视角下生态农业旅游产品模式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2 韩丽,段致辉;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4期
3 王莹;对发展我国农业旅游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04期
4 莫燕;;浅谈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J];广东科技;2012年07期
5 邢慧斌,王子新;当前我国旅游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装备;2005年03期
6 黄小晶;骆浩文;黄丽芸;;基于循环经济的城乡旅游产业链构建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7 郑凤萍;丁永义;阎晶;;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北方经贸;2008年03期
8 程道品,梅虎;农业旅游研究综述[J];改革与战略;2004年10期
9 陈芳;冯革群;;德国市民农园的历史发展及现代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08年02期
10 吴罗发,周开蓉;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的规划设计初探[J];中国供销商情;2004年10期
,本文编号:2521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21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