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黑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02 11:16
【摘要】:我国是黑色旅游资源大国,但不是黑色旅游强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成了人们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而黑色旅游做为我国重要的一种旅游类型,却没有形成较成熟的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自汶川地震后,黑色旅游成了一个热门话题,而对我国黑色旅游的研究也应景而生。唐山作为黑色旅游资源大市,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黑色旅游资源是唐山旅游业及至全市需要探索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研究以唐山市黑色旅游为研究对象,从资源分布到开发策略对唐山黑色旅游的发展进行了研究。 研究分五部分。 第一章确立了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分析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本章还从理论上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对黑色旅游的研究成果。概念、动机、分类、伦理是国外黑色旅游研究的几个重点。国内则对黑色旅游的应用研究更加丰富,主要关注于黑色旅游概念的辨析、当前的问题、分类及开发策略几个方面。 第二章汇总了国内外黑色旅游资源的现状。国外黑色旅游开发较早,而近期国外黑色旅游资源则以快为特色。从全国来看,我国黑色旅游是呈三阶梯状分布,其中以东部黑色旅游资源分布最多,在密度上,以京津冀,长江入口(上海)最为集中。而唐山黑色旅游主要包括地理自然、人文和休闲三大类,资源相对丰富。这些丰富的资源为黑色旅游开发提供了基础。 第三章对唐山黑色旅游进行了PEST外部分析和SWOT内部分析。总体来说,唐山临近京津,居环渤海之滨,内部黑色旅游资源丰富,有发展黑色旅游的优势。从内部来看,唐山有地缘优势,有经济转型的良好机会,但需要面对临近京津秦等旅游强市的同质化竞争,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对唐山黑色旅游的游客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黑色旅游概念认知情况不容乐观;青年是黑色旅游的主要群体;黑色旅游存在体验价值,人们喜欢刺激、感知灾难;且以缅怀、学习为主要目的;黑色旅游产品形式比较单一,不能充分满足游客的需要,尚待深入开发。 第五章以唐山为例,研究了唐山发展黑色旅游的策略。唐山需要在政策上转变旅游业观念,定好旅游业与全市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进一步完善旅游业相关服务设施;继续细化旅游产品开发,加强城市间合作机制建设,形成城际联合效应;同时要加强宣传,讲究营销策略;提高唐山本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黑色旅游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需要不断探索,逐步完善,使之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股重要力量。
【图文】:
图 1 黑色旅游资源在国标中的分类2.2.1 中国黑色旅游资源的分布从地理分布来看,我国黑色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中部与东南地区,西部及资源相对较少。中国是起源于两大河流的文化古国,北边是黄河,南是长江中心,北至河北,南至河南一线,是黑色旅游资源较多的。长江周围也分布的大量黑色资源。两条河为中心所形成的区域,恰恰是我国黑色旅游资源的E 遗址遗迹ADD 陷落地ADE 火山与熔岩EB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EBB 军事遗址与古战场黑色旅游资源
也是和平时期,,君王与贵臣的安葬之所,所以几个核心古都形成了黑色由于东部及东南部,文化起源较早,文化与经济较发达,人口稠密,生活、多,因此发生人为冲突的可能就越大,而冲突的结果可能就会留下灾难的遗最终形成黑色旅游资源。内蒙古、新疆、西藏人口稀少,所以形成“人祸”的更多的人文黑色事件集中在东南地区。从分布密度来看,我国黑色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战争多发地形成的战争城都形成的陵墓区、近代黑色事件区及抗日解放战争区。且,黑色旅游事件色旅游资源,再形成黑色旅游景点也需要一定的条件,从分布来看,东部发色旅游资源的利用情况较好,这也是东部黑色旅游资源集中的另一个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592.7
本文编号:2530898
【图文】:
图 1 黑色旅游资源在国标中的分类2.2.1 中国黑色旅游资源的分布从地理分布来看,我国黑色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中部与东南地区,西部及资源相对较少。中国是起源于两大河流的文化古国,北边是黄河,南是长江中心,北至河北,南至河南一线,是黑色旅游资源较多的。长江周围也分布的大量黑色资源。两条河为中心所形成的区域,恰恰是我国黑色旅游资源的E 遗址遗迹ADD 陷落地ADE 火山与熔岩EB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EBB 军事遗址与古战场黑色旅游资源
也是和平时期,,君王与贵臣的安葬之所,所以几个核心古都形成了黑色由于东部及东南部,文化起源较早,文化与经济较发达,人口稠密,生活、多,因此发生人为冲突的可能就越大,而冲突的结果可能就会留下灾难的遗最终形成黑色旅游资源。内蒙古、新疆、西藏人口稀少,所以形成“人祸”的更多的人文黑色事件集中在东南地区。从分布密度来看,我国黑色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战争多发地形成的战争城都形成的陵墓区、近代黑色事件区及抗日解放战争区。且,黑色旅游事件色旅游资源,再形成黑色旅游景点也需要一定的条件,从分布来看,东部发色旅游资源的利用情况较好,这也是东部黑色旅游资源集中的另一个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玉理;马丽;杨寒;谢兴帅;;旅游者对黑色旅游开发载体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2 胡传东;罗仕伟;;黑色旅游开发探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李经龙;郑淑婧;;黑色旅游研究初探[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4 孙铭明;;浅谈黑龙江省五色旅游的发展[J];北方经贸;2005年12期
5 王昕;齐欣;韦杰;;中国黑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6 刘小文;;走进潘家峪[J];党建;2012年01期
7 张文;冯百侠;;唐山市旅游产业SWOT分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田禾,陈贤昌;重视旅游消费的精神文明建设功能[J];消费经济;1997年04期
9 郭章英;傅建祥;;黑色旅游存在的旅游伦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洪文文;方百寿;;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的中国黑色旅游开发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本文编号:25308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530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