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题公园发展转换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9 03:15
【摘要】: 主题公园作为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补充和现代旅游产品中一个重要类型,正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我国主题公园经过十多年的初步发展,成为我国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主题公园的开发,对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附加值,丰富我国旅游资源、推动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知识的传播起着积极作用。由于我国的主题公园发展时间较短,开发、策划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虽然有个别主题公园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高额回报,但总体来讲,我国主题公园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成功者寥寥无几,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面对新一轮的主题公园建设高潮,面对世界顶级主题公园的威胁,本文从主题公园的发展历史和定义入手分析了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前景,以当前社会宏观环境、旅游市场发展的变化为依据,论述了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经营模式转换的必然性,探讨了我国主题公园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主题公园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通过构建景观真实化、主题多样化、产品个性化、经营多元化、说教娱乐化、功能休闲化、战略多元化、管理创新化为特征的新型主题公园社区。彻底地突破单一性主题景点的构想,把旅游休闲的功能分散到主题园每个角落,从而成为既是景区、又不是单纯的景区,组合为观光、休闲、大型演出、会展、展览、主题节庆、娱乐、运动、度假、教育、养生、居住等不同功能社区,集吃、住、行、游、娱、购六大功能要素于一体,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和补充,共同组成一个配套完善、个性鲜明的旅居结合的休闲度假社区。并以昆明云南民族村为例建立了民俗旅游主题公园未来发展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592
本文编号:2655510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59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浩;张鲲;;地方历史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初探——以丹棱大雅堂公园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6期
2 詹云娇;王雪梅;;上海主题公园旅游发展研究[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胡强;;苏州乐园经营模式分析[J];民营科技;2008年12期
4 王克岭;马春光;;美国主题公园发展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以玻里尼西亚文化中心为例[J];企业经济;2010年02期
5 谭华;;国内主题公园的品牌经营初探——以华侨城“欢乐谷”为例[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芳;横店影视城的主题构建及产品支撑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江燕;中国主题公园发展案例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张鹏;景观环境中的雕塑主题公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张晓婧;主题公园探险园区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贾媛;北京主题公园的旅游客流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55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5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