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游憩地空间格局及合理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3 20:39
【摘要】: 游憩空间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在当今,选择休闲、旅游(或其他方式)作为一种生活情趣已成为普遍的行为方式,游憩空间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感受文明、融于自然、理解文化、陶冶性情的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生态环境。 本文在旅游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指导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研究并构建了成都市的游憩景观空间结构,全文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研究区的概况,本文以成都市(三环路内)———我国著名的休闲城市,西部地区最发达城市为研究区域。对成都市区的自然景观基质、人文景观基质、经济基质等进行分析描述。在侧重旅游地理学观点上,分析了游憩地斑块的客源区位、资源区位、交通区位。 第二部分:成都市市民日常游憩活动行为分析。对问卷调查进行详细分析,主要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游憩者节假日休闲方式分析、游憩者出游方式分析、游憩者休闲目的与态度分析并总结出普通公众的一般休闲行为特征及不同类型休闲者各自的行为差异规律。 第三部分:成都市游憩地景观生态学分析。根据城市景观分类依据,将成都市游憩地景观分为城市公园斑块、历史遗址地斑块、文化科普地斑块、现代城市休闲小区斑块、“农家乐”斑块。从景观生态学理论出发,选取了破碎度、优势度等10个景观指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中相应的GIS系列工具对指数进行计算、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第四部分:基于适宜性评价的景观生态规划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结合起来。既将游憩者行为特征和景观生态理论下游憩地斑块分布状态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将定性定量方法结合起来对游憩地斑块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探讨。
【图文】:
3.3 游憩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文以成都市为实证研究地区,通过对游憩者发放调查问卷,获取游憩者的口属性特征。在获取四个(年龄、职业、收入、学历)人口属性因子的基础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游憩者个人口属性特征和不同游憩地类型选择做对应分析,发现不同人口属性特征和游憩地目的地的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3.3.1 游憩者人口基本属性与游憩地选择对应分析(1)游憩者年龄属性与游憩地选择对应分析
地选差异不是十分显著,其余年龄段都集中在休闲公园、小区绿地和“农家乐分析原因,,由于离退休人员的闲暇时间较多,其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对憩地的到访的限制因素较少,因此其可以对多类型游憩斑块进行选择,离退人员对游憩地类型选择的差异不显著。选择城市公园斑块者以15~44 岁年龄多,高中、大专文化的企事业管理人员和学生所占比重较大。根据心理学分析,职业不同,对其身心影响方面和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现在不同职业者休闲目的的差异上。不同职业的游憩者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造成其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兴趣爱好等因子上的差异,在其对游憩地类型择上也有所偏好。不同年龄的人,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所扮演的生活角色不同,社化的程度也有差异,在行为层面上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愿意选择和自己身份地位相称的游憩方式。(2)游憩者职业属性与游憩地选择对应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92.7
本文编号:2677918
【图文】:
3.3 游憩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文以成都市为实证研究地区,通过对游憩者发放调查问卷,获取游憩者的口属性特征。在获取四个(年龄、职业、收入、学历)人口属性因子的基础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游憩者个人口属性特征和不同游憩地类型选择做对应分析,发现不同人口属性特征和游憩地目的地的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3.3.1 游憩者人口基本属性与游憩地选择对应分析(1)游憩者年龄属性与游憩地选择对应分析
地选差异不是十分显著,其余年龄段都集中在休闲公园、小区绿地和“农家乐分析原因,,由于离退休人员的闲暇时间较多,其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对憩地的到访的限制因素较少,因此其可以对多类型游憩斑块进行选择,离退人员对游憩地类型选择的差异不显著。选择城市公园斑块者以15~44 岁年龄多,高中、大专文化的企事业管理人员和学生所占比重较大。根据心理学分析,职业不同,对其身心影响方面和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现在不同职业者休闲目的的差异上。不同职业的游憩者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造成其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兴趣爱好等因子上的差异,在其对游憩地类型择上也有所偏好。不同年龄的人,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所扮演的生活角色不同,社化的程度也有差异,在行为层面上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愿意选择和自己身份地位相称的游憩方式。(2)游憩者职业属性与游憩地选择对应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92.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柳青;;成都市城市居民的游憩活动空间研究[J];特区经济;2011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孟长来;成都市典型农家乐植物组成及其景观重要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77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77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