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常识——一个民俗学的范畴和研究向度

发布时间:2020-05-23 19:55
【摘要】: “常识”是一个在社会科学中较为常见的主题。在哲学中,常识无论是作为被批判的对象而存在,还是被胡塞尔等诸多哲学家视为人类社会的基础,它都是作为哲学体系中的一个中心范畴被广泛探讨的;在社会学中,常识和社会学的关系是其探讨常识问题的一个经常角度;而在人类学中,常识则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和知识体系被奉为此学科主要的研究对象,成为人类学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以上学科对于常识的探讨是深刻而丰富的,这为我们在民俗学的视野下来阐释这个主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常识作为生活世界的最重要的知识体系和指导原则,无疑和民俗有着异常密切的内在联系。透过常识来认识我们的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是个有益的视角,不但可以深化我们对于民俗本体的认识,而且可以丰富常识概念的内涵。常识成为民俗学的一个范畴和研究向度,可以给民俗学的理论和实践带来新的理解和启示。 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概述常识在诸多社会科学中的定义、特点以及这些学科对常识所持的主要观点。以此来明确本文对常识探讨的起点。接下来阐述论文的选题缘由和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从民俗之“俗”入手,以知识的角度介入民俗,为常识探讨奠定基础。以民俗知识和常识的二者的关系分析为主要内容,将常识引入民俗学的视野。常识作为公共性、背景性的民俗知识,本身就是民俗知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理应成为民俗学关注的领域和研究的范畴。 第三部分深入的阐述关于常识研究的一些重要的理论和观点,将其作为民俗学视野下对常识界定和分析的理论支撑。进一步论证常识作为生活世界中的民众世界观和思维模式正是民俗本质的体现,同时也是民俗深层内核。 第四部分以对民俗之“民”的探讨收尾。简要总结了民俗学历史上对民俗之民的界定,以及这些界定的某些不足。从常识的向度再来思考民俗之民的问题,提出在民俗文化急剧变迁的今天,我们关于民俗之民的观点应该由群体向个体,由整体向部分转换。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8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醒民;;知识、常识和科学知识[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2 周晓亮;试论西方哲学中的“常识”概念[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任骋;从“民俗”到“民识”──略论民俗研究学术取向的转换[J];民俗研究;1999年01期

4 盖新亮;周庆伟;;民俗学前沿问题研究:首届中国民俗学高层论坛会议综述[J];民俗研究;2008年01期

5 任骋;民众知识形态描述[J];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03期

6 罗国芬,于林英,田克家;社会学与常识: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的三种透视[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渡边欣雄;梁景之;;民俗知识的动态研究[J];民族译丛;1994年06期



本文编号:2677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77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8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