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武当山景区旅游环境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07:36
【摘要】: 本文通过对武当山旅游业的实际考察和调研,收集各种有关武当山旅游业的资料,参照国际、国内其它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立足武当山的实际情况,运用MBA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和分析工具,主要是各种数据、图表、矩阵、关键因素法、SWOT竞争分析等方法,完成武当山旅游业的现状分析、内外部环境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武当山旅游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具体措施。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拥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气势恢宏的古代建筑、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和神奇绝妙的武当武术而蜚声中外,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赋存丰厚的旅游资源,是国内其他同类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不能比拟的。但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制约,其旅游发展却滞后于国内其他旅游景区。本文详细分析了制约武当山景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各种内外环境,找出武当山景区的优势、劣势,所面临的外部机会及威胁。从内部发展环境分析:武当山独特的武当文化对旅游发展很有利,但也有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管理经营机制落后,旅游产品单一,旅游形象模糊,旅游营销不够,资金短缺、宣传和促销不够等问题,致使武当山的旅游业处于较落后的状态;从外部发展环境分析:面对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武当山旅游业的发展既充满机遇,又存在挑战。只有健全管理经营机制、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包装,对产品进行培育和提升,才能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只有积极树立武当山旅游主题形象,促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品牌优势,才能实现武当山旅游的快速发展。 论文的研究成果对武当山以后的经营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其它类型的旅游景点具有借鉴作用。对于想到武当山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机构、企业或个人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图文】:

景区,武当山,十堰市


第三章 武当山景区旅游环境的因素分析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境内,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景区面积古称“方圆八百里”,现有 312 平方千米。东接历史名城襄樊市,西靠车城十堰市,南依原始森林神农架林区,北临大型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武当山不仅拥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可以说,武当山无与伦比的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高度和谐的统一,因此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A 级旅游区、全国武术之乡、全国八大避暑胜地之一,,其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旅游景区见图 3-1 所示。

金殿,武当山,资料来源


武当山古建筑群建筑面积 5 万平方米,占地总面积 100 余万平方米,规模庞大。建筑群主要包括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座宫殿,玉虚宫龙宫两座宫殿遗址,以及各类庵堂祠庙等 200 余处。现存建筑规模之大、规高、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神像、供器之多在中国道教建筑中是绝无仅,在世界上也属罕见。武当山古建筑群总体规划严密,主次分明,大小有序,布局合理。建筑设规划或宏伟壮观,或小巧精致,或深藏山坳,或濒临险崖,达到了建筑与自高度和谐,具有浓郁的建筑韵律和天才的创造力。武当山古建筑群类型多样,用材广泛,各项设计、构造、装饰、陈设,不构宫观、铜铸殿堂、石作岩庙,以及铜铸、木雕、石雕、泥塑等各类神像都了高度的技术与艺术成就。武当山金殿(见图 3-5)及殿内神像、供桌等全为铜铸鎏金,铸件体量巨用失蜡法(蜡模)翻铸,代表了中国明代初年(15 世纪)科学技术和铸造工业的发展。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30]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592.7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晓玲;武当山世界遗产地资源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编号:2694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94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c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