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经济学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合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9 21:07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旅游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山东省政府提出在半岛城市群的基础上打造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的构想,以便合理配置旅游资源、优化旅游空间布局,从而提高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这不仅便于半岛城市群区域内人们的近距离旅游,而且还能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中,争取更多的区域外客源流入,实现共赢的目的。但是,目前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旅游业尚未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因此加强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对于加快旅游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本文把空间经济学研究一般产业空间结构时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业的研究中来,以探索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分析的方法为重点,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业的空间分布现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合作发展的对策,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空间模式,优化半岛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科学安排半岛城市群的旅游交通空间,并提出一些保障措施,如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旅游产业的科技支撑、加强旅游人才培养等等,希望能为该区域的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以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图文】:
游合作成为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已是全球性的旅游热点问题,,将成为来影响世界各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力的重要领域。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2000 年,山东省政府编制了“山东城镇系规划综合报告”,提出将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个城市进行区域性整合,构建“半岛城市群”,促进经济发展,打造中国第三城群5。整个城市群位于环渤海和黄海经济圈的中间位置,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最接近日本和韩国两个亚洲发达国家的地区,也是中国北方延伸向平洋的前缘。
计算所得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市区的 LISA 值,以及空间分析指标的以得到以下表格,将按照区域经济增长级理论以及空间经济学的产中心——外围理论,对每种组合做出解释。表 4-4 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分析SA>0 > XLISA>0iX < XLISA<0iX > XLISA<0iX < X中心扩散中心,但集聚水平较低极化中心 极化效应受害、威海济南、淄博、日照、东营青岛 潍坊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592.7
本文编号:2705258
【图文】:
游合作成为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已是全球性的旅游热点问题,,将成为来影响世界各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力的重要领域。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2000 年,山东省政府编制了“山东城镇系规划综合报告”,提出将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个城市进行区域性整合,构建“半岛城市群”,促进经济发展,打造中国第三城群5。整个城市群位于环渤海和黄海经济圈的中间位置,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最接近日本和韩国两个亚洲发达国家的地区,也是中国北方延伸向平洋的前缘。
计算所得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市区的 LISA 值,以及空间分析指标的以得到以下表格,将按照区域经济增长级理论以及空间经济学的产中心——外围理论,对每种组合做出解释。表 4-4 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分析SA>0 > XLISA>0iX < XLISA<0iX > XLISA<0iX < X中心扩散中心,但集聚水平较低极化中心 极化效应受害、威海济南、淄博、日照、东营青岛 潍坊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592.7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姜庆花;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山东入境旅游空间格局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05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05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