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汉长安城的文化、经济价值分析与遗产保护

发布时间:2020-08-09 20:07
【摘要】:国内外用于价值分析的文化遗产的准确定义需要辨析。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可将文物、建筑群、遗址等界定为文化遗产,其实质是描述那些从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对现代而言不仅有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还表现了社会文化进步、与社会文化进步有关的事物。文化遗产存在形态有三种:实存形态、虚存形态与复存形态。在进行多个方面的研究综述后,同时鉴于大遗址研究的多学科参与属性,认为文化遗产的研究应从三方面考虑:①考察调研遗产本身的现状、特征、布局,以及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等;②认清遗产价值的内涵与构成关系,因而重新评估遗产的文化价值与定量计算遗产的经济价值;③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措施。 大遗址的经济价值源自于其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第一位的、主导的、不可经济衡量的;经济价值是第二位的、派生的、可经济衡量的。重新评估大遗址保护中的社会文化价值后认为:①汉长安城经过几千年的自然与人为破坏,仍然基本完好保存至今。②汉长安城有着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社会文化价值。③应尽一切可能保护中国大遗址,特别是汉长安城,让后人看到前人的智慧与伟大的建筑。从投资和收益上间接计算大遗址的经济价值,建立地价表面,生成城市地价等直线图,得出汉长安城总体保护区划内的总地价漏损P为939.2亿元人民币,总的保护措施费用U为35737.6万元人民币,经济价值E约为935.62624亿元人民币。从福利最大化、文化遗产的利益最大化、零利润时的费用、固定开支减少时的供应、文化遗产的优化利用等方面探讨了大遗址的优化利用理论。 汉长安城遗产保护必须坚持原真性、可读性与可持续性,应该保护其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方面。分析了覆盖保护方法、场馆保护方法、技术保护方法、综合保护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分区保护措施,特别是对于重点保护区给出了基本保护措施、地上遗址保护措施、地下遗址保护措施与城墙、城门、城角遗址保护措施等。在技术层面上还探讨了实施工程措施的技术指标与技术要求。最后还探讨了社会管理层面保护措施与规划期限内不能搬迁的村庄乡村景观整饬措施。 论文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①初步将文化遗产价值划分为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②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的初步计算;③提出文化遗产的相应的保护措施;④大遗址价值评估与遗产保护研究可以遵循一定范式。并提出今后需要继续加强研究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879.1
【图文】:

框架图,框架,论文研究


论文研究思瀚框架

范式,价值分析,学科研究,遗产保护


大澎出泪舒冲尚遗产保护的研究范式“如何在大遗址价值分析基础L,实天彤齿产的可持续保护与利用?”是大遗址学科研究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权东计,朱海霞;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03年03期

2 ;文物局:我国大遗址保护工作初显成效[J];城市规划通讯;2011年03期

3 王社教;汉长安城斗城来由再探[J];考古与文物;2001年04期

4 赵中枢;;名城城郊型大遗址保护规划初探——以咸阳西汉帝陵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5期

5 李遇春;姜开任;;汉长安城遗址[J];文物;1981年01期

6 王社教;汉长安城八街九陌[J];文博;1999年01期

7 周长山;汉长安城与《考工记》[J];文物春秋;2001年04期

8 李毓芳;汉长安城的手工业遗址[J];文博;1996年04期

9 佚名;汉长安城遗址出土二千多年前排水渠道[J];陕西水利;2001年03期

10 李遇春;;汉长安城城门述论[J];考古与文物;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社教;;也谈汉长安城斗城之来由[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王社教;;汉长安城的闾里[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七辑)——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赵中枢;;名城城郊型大遗址保护规划初探——以咸阳西汉帝陵群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4 所萌;;城市边缘区大遗址整体保护策略研究初探[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稳亮;杨新军;赵荣;;城郊大型遗址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研究——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6 徐卫民;;汉长安城植被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肖爱玲;;大遗址保护中的整体意识——以汉长安城保护为例[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肖爱玲;;西汉长安城中轴线新释[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祖群;;文化遗产:内涵、保护、优化利用及“申遗”思考[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10 魏伟;;中国古代城市型大遗址的分类及其意义[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波;汉长安城考古五十年硕果累累[N];中国文物报;2006年

2 ;建议国家尽快建设古汉长安城遗址公园[N];人民政协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赵川东;50年发掘 汉长安城初露真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4 记者 拓玲 见习记者 张杨;遗址保护特区设立汉长安城[N];西安日报;2010年

5 记者 王平;汉长安城直城门遗址发掘[N];西安日报;2008年

6 西安市文物局;保护文化遗产 促进科学发展[N];西安日报;2009年

7 通讯员 张凯 记者 杨永林;保护汉长安城门城墙遗址不能再拖[N];光明日报;2005年

8 原建军 实习生 陈慧;投资2.4亿保护西安大遗址[N];西安日报;2005年

9 古言;团结敬业的汉长安城考古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心 张祖群 赵荣;重新认识大遗址保护中的社会文化价值[N];中国文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洁;遗产保护区的非均衡发展与区域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2 田林;大遗址遗迹保护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赵宇鸣;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中外部性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4 谢彦明;秦汉京师治安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仇立慧;古代黄河中游都市发展迁移与环境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肖爱玲;西汉城市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镜;基于遗产生态和旅游体验的西安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晓达;秦始皇至汉武帝时代对“天下”观念的视觉艺术形塑[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9 王春斌;汉代陶器生产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阎飞;中原古代陶瓷窑炉实验考古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祖群;汉长安城的文化、经济价值分析与遗产保护[D];西北大学;2005年

2 张戈;汉长安城骨签校注[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侯楠;汉长安城城墙遗址及其保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董欣;陕西大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5 王征;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6 李建强;陕西省大遗址旅游项目开发的融资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7 冯延s

本文编号:2787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787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a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