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研究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K871
【部分图文】:
鸡市为最多,达1500人左右,而延安市、榆林市则没有裴李岗时代的人口分布。按照人口学研究的需要,我们还在人口规模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统计了河南省和陕西省不同县市的人口密度并制成了(上篇)图1.1、(上篇)图1.2。从图中可以更明确地看出不同地区裴李岗时代的人口分布情况。黄河中下游地区不同地域裴李岗时代人口密度与人口规模一样存在很大差异。至于形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地理环境方面的原因,即环境的优劣影响了人口的分布。优越的地理环境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从而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相反,养活的人口会相应减少。另一个是工作方面的原因,即不同地区开展工作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遗址发现的数量,进而影响了据此统计出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密度。系统地开展工作的地区,发现的遗址数量相对于开展工作较少的地〔1]A.件佩华:《章丘县西河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2》第224页,文物出版社,1994年。B.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章丘市西河新石器时代遗址1997年的发掘》
鸡市为最多,达1500人左右,而延安市、榆林市则没有裴李岗时代的人口分布。按照人口学研究的需要,我们还在人口规模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统计了河南省和陕西省不同县市的人口密度并制成了(上篇)图1.1、(上篇)图1.2。从图中可以更明确地看出不同地区裴李岗时代的人口分布情况。黄河中下游地区不同地域裴李岗时代人口密度与人口规模一样存在很大差异。至于形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地理环境方面的原因,即环境的优劣影响了人口的分布。优越的地理环境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从而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相反,养活的人口会相应减少。另一个是工作方面的原因,即不同地区开展工作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遗址发现的数量,进而影响了据此统计出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密度。系统地开展工作的地区,发现的遗址数量相对于开展工作较少的地〔1]A.件佩华:《章丘县西河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2》第224页,文物出版社,1994年。B.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章丘市西河新石器时代遗址1997年的发掘》
而且在每一个省的内部,其人口规模也各不相同。为了更清楚地看出人口分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我们还在人口规模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统计了河南省、陕西省、山东省不同县市的人口密度并制成了(上篇)图1.3一图1.10。(上篇)图1.3河南省仰韶时代早期人口密度分布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梅;;全球化时代多民族地区的语言竞争与语言和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俞金尧;;20世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历史反思——以拉丁美洲和印度为主要对象的分析[J];世界历史;2011年03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楚文杰;;北京人口规模变动趋势及对策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星光;;“仰韶温暖期”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文明[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3 费省;;论古都职能与人口规模、构成的关系[A];中国古都研究(第九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1年
4 李培;;中国建制镇规模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牛慧恩;阎川;韩娇;;关于城市人口规模预测问题的讨论[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马凯;;基于土地利用的适度人口规模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7 武云甫;檀星;孙巽;;预测沈阳2010-2050年人口规模与人口分布分析[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鲁胜利;;小城市规划中的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9 姚亚辉;;城市开发强度分区方法初探——以成都市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杜白操;;论城乡一体化必不可缺的五大支撑[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t
本文编号:2830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30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