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旅游地理学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0 06:0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应试教育”仍然根深蒂固,对于德育、美育、人文知识修养的教育有所忽视,这使部分学生在理想、信念、人格和道德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缺陷。基于教育学、教学论和旅游地理学理论,本文力图使学生在理智的愉悦中享受生命的快乐,创造生命的价值,从而培育学生成为有智慧、有灵性、有高尚道德品质、有健康审美情趣和有健全人格等人文素养的“人”。 在对湖南科技大学部分学生调查的基础上,了解了当代大学生与旅游地理学相关的人文素养现状。根据旅游地理学的课程特点,指出旅游地理学课程在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和持续旅游意识、培养正确的人地关系信念、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与创新品质、引领高尚的审美旨趣、促进情感智慧与健全人格的形成等方面具有培育人文素养的特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创建“和谐社会”也是当前的重要目标,如何培育合格人才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利用旅游地理学教学这个平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本文提出了加强科学与人文的互动、加强理论知识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培育学生人文素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等具体教学策略。 客观、公正地评价旅游地理学教学在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将有助于改善与优化旅游地理学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文章着眼于科学地逼近和评价旅游地理学人文素养培育的现状,探求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规律和有效途径,结合旅游地理学的人文意蕴,设计了旅游地理学教学评价的二级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评价实证研究,以学生调查问卷为基础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以有效引导旅游地理学教学,进一步发挥教学对人文素养培育的导向作用,努力探求旅游地理教学中人文素养培育的规律和有效途径。
【学位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0-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说明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2 人文素养的内涵
        1.2.1 人文素养的基础——人文知识
        1.2.2 人文素养的核心——人文精神
        1.2.3 人文素养的外显——人文行为
    1.3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与教育价值
        1.3.1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1.3.2 人文素养的教育价值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概况
        1.4.2 我国对人文素养研究的概况
    1.5 研究的方法与基本思路
        1.5.1 研究的基本方法
        1.5.2 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2.1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
        2.1.1 调查的目的
        2.1.2 调查的方法与对象
        2.1.3 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2.2 加强旅游地理学教学的必要性
第三章 旅游地理学教学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理论基础与特质
    3.1 旅游地理学教学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理论基础
        3.1.1 课程教学论基础
        3.1.2 旅游地理学基础
    3.2 旅游地理学教学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特质
        3.2.1 环境意识与持续旅游意识的树立
        3.2.2 人地关系信念的浇注
        3.2.3 科学精神与创新品质的教化
        3.2.4 高尚审美情趣的引领
        3.2.5 情感智慧与健全人格的培育
第四章 旅游地理学教学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策略
    4.1 加强旅游地理学教学的科学与人文互动
        4.1.1 在旅游地理学的区位研究中融入人文素养
        4.1.2 在旅游地理实证分析能力培养中渗透人文素养
    4.2 加强理论知识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4.2.1 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
        4.2.2 旅游地理学教学中本土传统文化的独特性
        4.2.3 加强理论知识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措施
    4.3 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4.3.1 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场所,提供模拟实习环境
        4.3.2 加强课程认知实践教学,巩固基础理论知识
        4.3.3 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供真实战场
        4.3.4 走出去,请进来,进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4.3.5 加强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
    4.4 革新教学方法
        4.4.1 创新教学模式
        4.4.2 情感教学模式
        4.4.3 课程组织教学模式
        4.4.4 图像教学模式
    4.5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5.1 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4.5.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6 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4.6.1 掌握人文知识
        4.6.2 培养人文精神
        4.6.3 运用人文方法
第五章 旅游地理学教学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评价实证研究
    5.1 评价的目的
    5.2 评价的基本内容
        5.2.1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5.2.2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5.2.3 教学基本功
        5.2.4 教学效果
    5.3 评价的实证研究
        5.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3 评价的实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获奖论文及参与课题目录
附录B 旅游地理学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调查问卷
附录C 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模糊综合评价调查问卷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静;赵红;朱莉;周金玉;;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课堂礼仪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8期

2 冯晓华;郭海燕;;旅游地理学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黄静;周金玉;宋乃冰;;非理性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4 黄静;刘清麟;;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课作用初探[J];文教资料;2010年22期



本文编号:2834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34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5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