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产品差异化战略研究
【学位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2
【部分图文】:
战略管理专家、结构学派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迈克尔·波特出版的著作《竞争管理》指出,企业之间存在三种基本的竞争策略,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如下图1一1所示。
总和 (totalcustomervalue)是顾客从营销组合中所获得的所有产品、服务、人员和形象价值的总和。顾客成本总和 (totalcustomercost)是企业在提供营销组合时所付出的全部金钱、时间、精力和精神成本的总和,见图1一2。减去等于i鬓薰;图1一2:向顾客提供的价值资料来源:菲利普·科特勒.旅游市场营销(第四版)[M].谢彦君主译,东北财经人学出版社,2006.如果一个销售人员发现竞争者为顾客提供更大的价值,这时有两种应对策略可供选择。一种是通过加强或增加产品、服务、人员或形象方面的价值,以此增
要完整地理解产品必须明确产品层次,菲利普·科特勒认为营销者在提供产品时要考虑五个层次:核心产品(利益)、一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如图3一1所示。图3一1:产品的五层次模型资料来源:菲利普·科特勒.旅游市场营销[M].谢彦君主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核心利益是指顾客真正购买的基木服务或利益,是基本需求,如产品的功能或功用,一种实效性的体现,如到乡村旅游是为了放松心情,参加乡村农事体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税伟,陈烈,王山河;城市化与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成都邛崃市鹤鸣村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3期
2 ;中国休闲农业网(中国乡村旅游网)正式开通[J];科技致富向导;2008年01期
3 仇峰;;三个培育抓提升 乡村旅游显品位[J];杭州(下半月);2009年11期
4 ;“浓浓乡村情”——乡村旅游发展大家谈[J];杭州(我们);2010年08期
5 张互助;略论社区林业与乡村旅游[J];林业与社会;2001年06期
6 何舜平;;发展乡村旅游 做强县域经济[J];理论导报;2006年12期
7 ;农业部两部门:共推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J];政工研究动态;2007年06期
8 罗修军;;息烽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与当代;2007年12期
9 李焱;;海淀推出大西山乡村旅游示范带[J];投资北京;2008年02期
10 段致辉,韩丽;关于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李锦宏;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杨丽;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4 李华敏;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欧朝敏;银行业竞争对单个银行和银行体系稳定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6 潘顺安;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铁;基于Pro-Poor Tourism(PPT)的小尺度旅游扶贫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周春发;旅游场域中的乡村社会变迁[D];上海大学;2009年
9 吴云超;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彦;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贡献率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张华;黔东南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隽妮;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于晓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成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D];西华大学;2010年
5 甘飞云;宋代乡村旅游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董丽丽;湖北省乡村旅游的区域差异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芳;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8 韩冉冉;基于体验营销的乡村旅游营销组合策略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9 段云国;重庆市远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薛贵儒;黄山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5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35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