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清代苏北运河沿岸婚俗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5 05:27
   婚姻习俗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清代苏北运河沿岸婚俗变迁研究是指对清代苏北运河沿岸徐州、淮安、扬州三府婚姻习俗变迁进行研究。婚姻时尚的变迁包括婚嫁论财、非常态婚姻、奢靡风气变迁和观念变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由于清代苏北婚嫁论财以及婚礼中的奢靡程度已经超过了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一些非常态婚姻应运而生。同时,受婚嫁论财影响,婚嫁奢靡之风、婚姻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同姓不婚、官商不婚的禁律被打破,传统门第婚受到冲击。由于受早婚、婚姻愆期等因素的影响,清代苏北运河沿岸地区的婚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呈现出波动趋势。随着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迈进,处在社会生活表层的婚姻礼俗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婚礼中的六礼在名称、形式、意义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六礼程序也开始简化;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的传入,文明婚礼开始出现,对传统婚礼产生了冲击。传统婚俗虽然仍占主导地位,但是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新的婚姻价值观念和礼俗已经出现,从而形成了新旧并呈、中西杂糅、多元发展的新局面。农民战争、康乾南巡、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导向和西方文化的渗透是清代苏北运河沿岸婚俗变化的重要原因。
【学位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K892.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婚姻时尚变迁
    2.1 婚嫁论财
    2.2 非常态婚姻
        2.2.1 养瘦马
        2.2.2 逼醮
        2.2.3 冲喜
    2.3 奢靡风气变迁
    2.4 观念变迁
        2.4.1 官商联姻
        2.4.2 同姓通婚
第3章 婚龄变迁
    3.1 婚龄
        3.1.1 早婚
        3.1.2 婚姻愆期
    3.2 婚龄变迁
第4章 婚礼变迁
    4.1 旧式婚礼
        4.1.1 六礼演变
        4.1.2 六礼简化
    4.2 新式婚礼
第5章 变迁原因
    5.1 康乾南巡
    5.2 农民战争
    5.3 商品经济的发展
    5.4 社会导向
    5.5 西方文化的渗透
结语
参考文献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道福;;刍议清代赣南的早期工业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方智;;从《治平篇》谈洪亮吉的人口思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7期

3 张晓莉;;清代新疆军府制下的农地制度探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1年07期

4 张士尊;;清代山海关税收及税务监督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6期

5 龚小峰;;清代两江总督的经济收入及其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赵甫华;赵辉志;;清代砖雕群像[J];重庆与世界;2011年14期

7 张静;王美芳;;清代满汉女性服饰色彩特征[J];飞天;2011年16期

8 李元鹏;;从“官箴”看清代胥吏危害司法的成因[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7期

9 马丁云;;缙云道门进士第[J];东方博物;2011年02期

10 陈桦;;清代社会经济的区域性特征[J];河北学刊;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金燕;清代文言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周琍;清代广东盐业与地方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晓喆;清代陕西书院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何海燕;清代《诗经》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凤鸣;清代州县官吏的司法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杨煜达;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D];复旦大学;2005年

7 毛晓阳;清代江西进士丛考[D];浙江大学;2006年

8 尚春霞;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研究(1644年——1840年)[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王雪华;清代吏胥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马新宇;清代碑学批评[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欣平;清代陕西关中市场探析[D];西北大学;2005年

2 秦兆祥;清代热河都统的设立与职能演化[D];内蒙古大学;2005年

3 陈一容;清代官吏惩戒制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斯琴;清代喀喇沁左旗札萨克衙门蒙文档案及其反映的社会历史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群;冲突与调适[D];兰州大学;2006年

6 李方明;清代司法实践中的情理初探[D];吉林大学;2006年

7 顾良辉;清代江苏厘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楠;清代山西祈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之良;清代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地区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谭小军;清代江西民间秘密教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55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55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a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