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合作模式下旅游企业战略联盟的利益分配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主动合作模式旅游企业战略联盟利益分配机制
四、合作联盟利益分配模型
(一)Raiffa解模型
(二)云重心模型
五、分配系统的设计
(一)基于Raiffa解的初始分配额模块
1. 构建分配参数表。
2. 求初始分配额。
(二)基于排队法的影响因素赋权模块
1. 构建因素库(指标库)。
2. 计算因素权重。
(三)基于云重心理论的加权偏离度模块
1. 生成加权偏离度计算矩阵。
2. 计算加权偏离度。
(四)修正后的分配额模块
六、算例
七、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1. 慎重选择合作企业。
2. 加强与高科技、文化创意类企业的合作。
3. 细化利益分配过程指标。
4. 动态公布利益分配方案与指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伟琴;;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商;2015年21期
2 方静;陈建校;贾卫峰;;企业战略联盟信任的动态演化机理及内生影响因素[J];企业经济;2012年10期
3 肖敏芳;;关于企业战略联盟分化风险的成因及管控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年16期
4 邵兴东;;企业战略联盟合约设计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9年10期
5 王盼盼;南江霞;关晶;;两人非合作-合作两型博弈在企业战略联盟中的应用[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9年04期
6 蔡林美;;企业战略联盟新视角——基于社会网络角度[J];全国商情;2016年27期
7 王培杰;杨玉;;基于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知识图谱分析[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8 刘靖;周彦玮;;论企业战略联盟竞争价值管理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5年05期
9 孙国星;李元豪;;有关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研究综述[J];品牌与标准化;2015年01期
10 容和平;谭博;;企业战略联盟的组织学习协同效应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斌;企业战略联盟自组织演化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徐玮;基于进化博弈的企业战略联盟一般演进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邓雪;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桂萍;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巫景飞;企业战略联盟:动因、治理与绩效[D];复旦大学;2005年
6 宿伟玲;战略联盟若干理论及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李伟;生态关系视角下的企业战略联盟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年
8 龙怒;生态关系视角下的企业战略联盟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年
9 梅花;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王君华;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协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伯晓;企业战略联盟执行力的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2年
2 李超;企业战略联盟需求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侯丽君;房地产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徐京津;社会网络对企业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于海艳;企业战略联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6 乔步洲;纺织服装企业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7 宋山;企业战略联盟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8 杨才文;我国房地产企业战略联盟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谢守更;企业战略联盟的治理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10 邓亚鹏;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62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62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