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基于文化旅游理念抚顺市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1 09:03
   本文以实现将文化旅游理念引入抚顺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为目的,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到抚顺市旅游的游客的文化旅游理念及抚顺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研究。 首先从界定文化旅游理念的概念开始,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分析了来抚游客文化旅游理念。 其次在2003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C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对抚顺市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以此为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评价抚顺市旅游资源,在该评价过程中请专家以不记名的方式为评价体系各权重赋值并为各个旅游资源打分。该评价的结果是将抚顺市旅游资源分为四个等级。 最后,应用抚顺市旅游资源的分级情况、来抚游客的文化旅游理念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等分析抚顺市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之后将文化旅游理念引入该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中,建立一个多中心——腹地开发模式。在该模式当中,建立永陵的核心旅游区地位,设计西部小环线、东部小环线、西部大环线、中部大环线、全市大环线等旅游线路。
【学位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游客,来源,雷锋,外国旅游者


但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们是雷锋公园、平顶山馆、皇家极地海洋世界、萨尔浒风景名胜区、中华寺、红河陵、赫图阿拉城、满族风情园等。调查对象遍及中国 25 个),还有 7 名外国旅游者。本次调查大部分是东北旅游者,占北京和天津,见图(3-1)。

被调查者,比例图,学历,行政管理人员


从职业上来看,所调查对象涉及各行业,但大部分为学生,其次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表(3-2)。从个人月收入来看,以 1000~3000 的为主体,见图(3-3)。年龄构成上来看,以 25~45 岁年龄段的人为主体,见图(3-4)。

统计图,理念,游客,统计图


图 3-5 来抚游客吃的理念统计图Fig. 3-5 Diet idea chart of tourists(2)住 在游客的居住理念里,居住讲求环境优美,与自然共存,能新鲜空气,绿化面积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住的理念的调查者从类别上进行划分,把它分为现代高档住宿级别的星级宾馆饭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洁;马艳霞;;基于旅游资源评价的甘肃甘南地区旅游开发战略研究——以康多峡旅游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2 钟洁;;基于旅游资源评价的四川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战略研究——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3期

3 克晅;;天鹅山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黄云;;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闽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对比研究——以永泰御温泉和三坊七巷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秦趣;杨琴;冯维波;;重庆都市区两江四岸滨水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初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3期

6 胡粉宁;丁华;郭威;;陕西省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与特色优势探析(英文)[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1年04期

7 吕建树;刘洋;张祖陆;李静;王学;;鲁北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策略[J];资源科学;2011年09期

8 吴进群;陶媛;蒋瑜;宿程远;翟禄新;;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桂林市城区旅游资源模糊综合评价[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秦趣;杨琴;冯维波;;山地城市滨水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体系构建——以重庆都市区“两江四岸”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10 游珍;杨艳昭;;基于ArcEngine的气候适宜性评价模型软件设计与实现[J];科技资讯;2011年1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效祖;基于地域系统结构研究的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地实证分析[D];兰州大学;2007年

2 穆彪;贵州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综合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李经龙;中国品牌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战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范继跃;芦山县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鸿博;基于文化旅游理念抚顺市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2 赵旭;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3 张莹;齐长城旅游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庄颖;基于旅游规划实践的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颜晓爱;乾安县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慧;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7 周希林;汉江(武汉段)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建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肖小英;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9 张彦彦;黑龙江骆驼峰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10 汪君;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分析与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65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65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8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