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南岳衡山生态旅游构建及其运筹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2 13:12
   生态旅游是目前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旅游形式。生态旅游构建及其运筹策略研究,既是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桥梁,也是当前应用生态学研究热点。 南岳衡山为五岳名山,历史与山川的融合,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自然生态景观丰富奇特且具不可替代性,具有开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也是一个久负盛名的文明奥区,其保护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品味别具一格,佛道儒共存共荣的宗教文化之盛为他山罕见,“地脉天成,文脉共生”的寿文化品牌已成雏形。其生态旅游资源具有自然与人文渗透融合的特性,同时又兼具风景名胜区暨自然保护区的共性。 本研究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系统的高度,借鉴生态学、旅游学、地理学、林学及系统科学等有关理论和方法,集成生态旅游理论,对南岳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细致调研及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综合评价。重新设计了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新增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及支撑条件的指标,突出了旅游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提出了区域特色文化是评价指标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南岳生态旅游客源市场、游客生态意识、生态旅游行为及生态旅游评价等方面开展其生态旅游市场的调研与剖析。同时,重点采用SWOT分析模式整体剖析南岳“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三维复合系统,并针对其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南岳生态旅游的战略目标、构建体系及运筹策略。 结合南岳实际并参考相关标准,对关键技术指标——南岳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算,并将其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定义为境内水资源环境容量,同时从游客流量、线路统筹及环境再生的调控角度出发提出南岳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调控对策。 通过对南岳本底旅游形象的剖析,为彰显其“内秀于文,外秀于林”的生态内蕴,妙和“寿岳”(最具优势的生态人文资源)与“独秀”(最具特质的自然生态)两个优势因子,更新提炼其诱导性领先形象——“寿岳独秀”。从定位品牌核心理念和品牌形象标志设计两方面入手进行品牌形象塑造。 在“寿岳独秀”品牌形象及核心理念的支撑下,以传承寿文化为主线,以“寿”贯穿始终,以品牌主题与形象为基点,以融合地域文化为核心,以满足旅游者需要为目的、细分生态旅游目标市场为基础,营造四个主题园,设计五条生态旅游专线,开发六种生态旅游产品,并拓宽促销渠道与方式。 此外,从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建立有效社区参与机制、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构建南岳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本研究结果,既可为南岳生态旅游的构建及其运筹策略从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促进南岳和湖南生态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南岳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能为自然保护区暨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构建及其运筹策略从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观照。
【学位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游客,客源,调查统计,第二次


2007年5月24日至29日(含双休日),2007年10月2日,笔者与长沙师范学旅游专业部分师生在南岳进行了两次游客抽样调查,共发放有效问卷625份(第放500份,第二次发放125份),收回502份有效问卷(第一次共回收388份有,第二次共回收114份有效问卷),问卷回收有效率80.32%。调查将南岳大庙、场、进山门票处、忠烈祠、半山亭、磨镜台、南天门、祝融峰等景点作为重点,案调查,所得有关游客人口统计因素资料、社会因素资料、旅游资源评价、游客作为本次生态旅游市场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和主要依据。.1生态旅游客源市场1.1旅游客源地域结构4.1南岳旅游客源地域结构1’ab。4.1TheA阳aISt川CtU份ofSOUthMountainlburistM目r触tl’别源地构成人数所占比例(%)本省其他地区1代表省外,2代表省内图4.1南岳旅游客源地域构成Fig.4.1TheA代alCompositionofSoU比MouotainlburistMarket%%O乃q‘任匕一月JO一X︶nOJq‘O乙

省外游,客源,百分比


2007年5月24日至29日(含双休日),2007年10月2日,笔者与长沙师范学旅游专业部分师生在南岳进行了两次游客抽样调查,共发放有效问卷625份(第放500份,第二次发放125份),收回502份有效问卷(第一次共回收388份有,第二次共回收114份有效问卷),问卷回收有效率80.32%。调查将南岳大庙、场、进山门票处、忠烈祠、半山亭、磨镜台、南天门、祝融峰等景点作为重点,案调查,所得有关游客人口统计因素资料、社会因素资料、旅游资源评价、游客作为本次生态旅游市场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和主要依据。.1生态旅游客源市场1.1旅游客源地域结构4.1南岳旅游客源地域结构1’ab。4.1TheA阳aISt川CtU份ofSOUthMountainlburistM目r触tl’别源地构成人数所占比例(%)本省其他地区1代表省外,2代表省内图4.1南岳旅游客源地域构成Fig.4.1TheA代alCompositionofSoU比MouotainlburistMarket%%O乃q‘任匕一月JO一X︶nOJq‘O乙

旺季,旅游者,大学,游客


圈4.6游客职业构成Fig.4.6TheC。徽rD臼州bo幼叻ofthel’o.由肠受教育水平情况统计样本图4.7看,不论平时还是旺季,旅游者受教育水平集中在大学(包括大科)及其以上的学历层次:到南岳进行生态旅游的游客以受过大学教育的客人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锐;风景区环境容量初探──建立风景区环境容量概念体系[J];城市规划汇刊;1996年06期

2 陈忠晓,王仰麟,刘忠伟;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4期

3 王建军;李朝阳;田明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J];地理研究;2006年03期

4 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时空分异特征与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年04期

5 周年兴,沙润;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过程与生命周期初探[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1期

6 王国霞,佟连军,马延吉;吉林省通榆县旅游资源模糊评价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1期

7 周志红,肖玲;论旅游地形象系统的层次性[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8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9 郭来喜;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4期

10 崔凤军,刘家明;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1期



本文编号:2867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67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a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