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品牌形象视觉设计地域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2 16:00
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品牌化经营的趋势,促使各地积极构建旅游地品牌形象。本文针对旅游地形象的相关问题,从品牌设计的角度,研究和分析旅游地品牌形象差异化的核心——地域性对于旅游地品牌形象视觉设计的影响和作用,探讨以地域性特征为核心的旅游地品牌形象视觉设计的路径和方法。 论文第一部分是旅游地品牌形象的诠释,主要论述旅游地品牌形象的相关概念和形象认知规律及其构成系统。第二部分是地域性的研究和分析,主要探讨了地域性的三个主要特征即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民俗文化特征的表层和深层成因,及其视觉审美特征和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旅游者认知旅游地形象的规律,阐述了其作为核心属性对于旅游地品牌形象的深层意义。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视觉设计和地域性的关系,从视觉设计系统的构成,地域性设计元素分类,旅游者认知规律,视觉化传播和品牌定位理论等主要方面综合论述,提出了突显地域性特征的视觉设计策略,并将其导入视觉系统进行设计分析和总结,并将研究的设计策略应用于贺州市旅游品牌形象视觉设计系统的开发实践。结论部分总结本文得出的研究成果及见解,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思考方向。
【学位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F592.1
【部分图文】:
图 2-1如果将品牌比作人的话,品牌识别可以看作是控制思考的大脑或神经中枢,它是以及从属于该组织的人们的态度和行动的指针,反映在各种企业活动中。品牌识别个要素构成:品牌的“理念”,这是建立品牌的基础;该品牌能为消费者提供的“利为利益的具体依据的商品“属性”;成为向消费者和社会传达上述要素的重要文脉的“
图 2-2我们针对品牌,来解释这个信息的转变过程。首先,企业在策划自己的品牌一种表象。这种文脉是以企业自己的知识系统为基础的、表象的、一部分以符式转换成形式知识,形成品牌识别。企业将品牌识别中的一部分作为信息抽取顾客进行传播。
17经历过实地旅游的消费者可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建立起完整的旅游地形象,而更多的潜在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形象认知停留在前两个阶段,甚至是第一个阶段(图2-4)。2.5.6 旅游地品牌形象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早在1986年,美国社会学家弗·杰姆逊就提出,在人类逐渐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之际,生活在后现代社会趋强的时空环境的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就是——现象消费方式与形象导向思维模式。从实物消费到形象消费,形象成为当今社会的核心概念之一,人们对形象的依赖也上升到了一种生存状态。形象时代的到来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和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共同结果。一方面,商品经济的繁荣使消费者能够做出的商品选择越来越多,接受到的商品信息日益丰富,但同时消费者面对如此众多的可选商品和信息时,其具体尝试、判别、选择的能力却相对降低。另一方面,信息社会使图像和声音传播日益取代文字传播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67253
【学位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F592.1
【部分图文】:
图 2-1如果将品牌比作人的话,品牌识别可以看作是控制思考的大脑或神经中枢,它是以及从属于该组织的人们的态度和行动的指针,反映在各种企业活动中。品牌识别个要素构成:品牌的“理念”,这是建立品牌的基础;该品牌能为消费者提供的“利为利益的具体依据的商品“属性”;成为向消费者和社会传达上述要素的重要文脉的“
图 2-2我们针对品牌,来解释这个信息的转变过程。首先,企业在策划自己的品牌一种表象。这种文脉是以企业自己的知识系统为基础的、表象的、一部分以符式转换成形式知识,形成品牌识别。企业将品牌识别中的一部分作为信息抽取顾客进行传播。
17经历过实地旅游的消费者可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建立起完整的旅游地形象,而更多的潜在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形象认知停留在前两个阶段,甚至是第一个阶段(图2-4)。2.5.6 旅游地品牌形象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早在1986年,美国社会学家弗·杰姆逊就提出,在人类逐渐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之际,生活在后现代社会趋强的时空环境的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就是——现象消费方式与形象导向思维模式。从实物消费到形象消费,形象成为当今社会的核心概念之一,人们对形象的依赖也上升到了一种生存状态。形象时代的到来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和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共同结果。一方面,商品经济的繁荣使消费者能够做出的商品选择越来越多,接受到的商品信息日益丰富,但同时消费者面对如此众多的可选商品和信息时,其具体尝试、判别、选择的能力却相对降低。另一方面,信息社会使图像和声音传播日益取代文字传播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军;黄蜜;;旅游品牌标志设计的地域性元素研究[J];包装工程;2010年18期
2 郑晓慧;;现代城市标志设计现状与原则探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8期
3 蔺薛菲;;红色旅游目的地入口景观标识设计分类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年Z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艳晖;湖南靖州花苗服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隽;试论具有藏族特色色彩体系的建构问题[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华峥;旅游景区的视觉形象分析与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3 罗爽爽;地域文化下中国电视台徽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4 赵倩;地域文化符号在商业平面广告中的运用[D];吉林艺术学院;2010年
5 刘杨;旅游地民族文化形象及品牌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魏丽娜;旅游形象广告的视觉设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7 张静;软实力视角下的山东高速公路品牌发展问题研究[D];济南大学;2010年
8 蔺薛菲;红色旅游目的地入口景观标识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付林刚;观念摄影在平面广告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10 郑晓慧;城市文脉在现代城市标志设计中的表现策略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67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67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