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12:2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旅游业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突出,国内有关旅游环境学方面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较仍然滞后,进一步完善旅游地环境影响与环境管理研究已追在眉睫。 本研究于2003年夏、秋两季对福州市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实地调查,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境内各景区景点水体、土壤、空气、植被及景观等环境因子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对公园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公园的环境保护与管理对策。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水体四个取样点中下游的山川水库和上游刻字潭景区的DO、EC、BOD_5各项指标综合水质相差近10倍,表明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对公园水体质量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影响程度下游重、上游轻。造成公园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园内部的旅游服务设施选址不当及生活污水处理不力。 对森林公园土壤的研究选择了四个景区:古驿道、毛竹林、竹类园和防火瞭望台,研究结果表明游客的活动使土壤的紧实度增加,有机质含量从2.33%减少到1.33%,土壤含水率34.42%从降低到21.87%,土壤容重从1.13 g/cm3增加到1.38 g/cm3,样地受影响的严重程度依次为竹类园>古驿道>防火瞭望台>毛竹林。 森林公园游客密集活动区为原福州树木园景区,近年来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忽略了树木园原有的种质资源保护保存功能,植物种类原有131科546属1703种,现仅有109科389属1007余种,过去引进的许多珍稀树种已经消失。公园游道两边林木有严重的游人刻画破坏现象,竹类园游道旁1m内竹枝受伤率高达70%。 公园的游客活动密集区空气受旅游活动影响严重,夏季时空气中粉尘含量在游人集散的东大门高达0.07 mg/m~3,而游人少至的兰苑景区粉尘含量仅为0.01 mg/m~3,相差7倍。空气中细菌含量在游客活动密集区、游人松散活动区和游人罕至区,也表现出了逐步减少趋势。 旅游活动对景观的负面影响较小,主要表现为局部地段的旅游设施建设对公园视觉质量的冲击和游人活动对公园植被造成的一定程度的破坏。 在对森林公园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本文针对碣州国家森林公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措施,为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和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学位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F592
【部分图文】:
2.1.1样地选择本研究采用典型抽样法,对游人在各景区景点开展森林旅游活动密度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将公园分为如图2一1的三个区域。游人活动密集区是从公园东大门至八一湖北岸的大部分区域,位置基本与原福州树木园用地一致,海拔约为20一50米。它包括竹类园、荫生植物园、名人植树区、森林博物馆、苏铁园和珍稀植物园等景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大部分建筑和设施都分散在这个区域内,有公园管理处、公园经营管理科、公园派出所、职工食堂和生态厕所4间,接待餐饮服务设施有假日宾馆、湖畔饭店、烧烤大王、野餐地和6个公园游客食品服务商店,娱乐项目包括游船、垂钓、鸟语林、野生动物乐园和旱地雪橇。此外由于历史原因还有居民区两个,约200户公园工作人员和旅游从业人员及其家属居住在这一区域内。游人活动密集区是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景区,它的面积约占全园总面积的12.5%
图2一3水和土壤环境监测点样地示意图Fig.2一3ThesketehmaPofwaterand5011environmentsamPle④土壤环境监测样地分别在防火隙望台的木荷林、古骚道马尾松林、龙潭溪毛竹林和竹类园选择林地4处作为土壤环境监测样地。每处样地选择有代表性地段各挖土壤剖面一察土壤剖面结构及土壤形态特征。按对角线法取土样,用常规分析法分析理化测定土壤肥力。在土壤剖面分不同层次用环刀取样测定土壤容重、孔隙度以及田水量等。2.1,2实验仪器设备及测定指标水环境质量分析采用德国产Multi340i水温、pH值、溶解氧、电导率水质分统和德国产OxiTopIS6一1ZBODS水质分析系统测定;土壤重量采用299一9829/万分之一电子天平测定;空气中的细菌采用国产JWL一Im新型固体撞击式多功能微生物检测仪收集、经37℃恒温培养箱培养48小时后计数测定;空气中的粉尘采用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生产的P一5L2型数字粉尘仪测定;森林大气中的空DL3F;
终年有水。荷花池水面约0.7公顷,夏天荷花亭亭出水,蛙声一片。园中龙潭溪、白鹭溪蜿蜒曲折,时而流水,时而跌泻成瀑潭。但各瀑布落差及水量显弱,不够壮观。3.1.1.4植被现况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植被区系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现有植被以人工针、阔叶林为主,公园绿化的乔木树种主要以马尾松沪动usmasontana)、木荷(Schimas叩erba)为主,其次有杉木(Cunninghaml.alaneeolata)、油杉(Keteleerl.afortunei)、福建柏(Fo灯eniaho心insii)、湿地松(pinuselliottii)、黄山松(尸inacea。taiwanensl.s)、黑松(尸inaeeaethunbe啥11)、樟树(O刀namomumea呷hora)、楠木、擦树、青岗栋、火力楠、柠檬按(Euca如tuscitri口dora)等,另有毛竹护彻如‘tac蜘heterocladavar.pubescens)和荔枝等。林下植被主要有桃金娘(Rhodomyrtu:tomentosa)、杜鹃花(Rhododen汤’on:imsii)、乌饭树(Vaeeiniumbraeteatum)、冬青切以夕u塑urea)、山矾(砂呷toeossumuntia)、芒其(Dicran叩terisdichotoma)等,公园森林覆盖率达72%。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70096
【学位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F592
【部分图文】:
2.1.1样地选择本研究采用典型抽样法,对游人在各景区景点开展森林旅游活动密度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将公园分为如图2一1的三个区域。游人活动密集区是从公园东大门至八一湖北岸的大部分区域,位置基本与原福州树木园用地一致,海拔约为20一50米。它包括竹类园、荫生植物园、名人植树区、森林博物馆、苏铁园和珍稀植物园等景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大部分建筑和设施都分散在这个区域内,有公园管理处、公园经营管理科、公园派出所、职工食堂和生态厕所4间,接待餐饮服务设施有假日宾馆、湖畔饭店、烧烤大王、野餐地和6个公园游客食品服务商店,娱乐项目包括游船、垂钓、鸟语林、野生动物乐园和旱地雪橇。此外由于历史原因还有居民区两个,约200户公园工作人员和旅游从业人员及其家属居住在这一区域内。游人活动密集区是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景区,它的面积约占全园总面积的12.5%
图2一3水和土壤环境监测点样地示意图Fig.2一3ThesketehmaPofwaterand5011environmentsamPle④土壤环境监测样地分别在防火隙望台的木荷林、古骚道马尾松林、龙潭溪毛竹林和竹类园选择林地4处作为土壤环境监测样地。每处样地选择有代表性地段各挖土壤剖面一察土壤剖面结构及土壤形态特征。按对角线法取土样,用常规分析法分析理化测定土壤肥力。在土壤剖面分不同层次用环刀取样测定土壤容重、孔隙度以及田水量等。2.1,2实验仪器设备及测定指标水环境质量分析采用德国产Multi340i水温、pH值、溶解氧、电导率水质分统和德国产OxiTopIS6一1ZBODS水质分析系统测定;土壤重量采用299一9829/万分之一电子天平测定;空气中的细菌采用国产JWL一Im新型固体撞击式多功能微生物检测仪收集、经37℃恒温培养箱培养48小时后计数测定;空气中的粉尘采用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生产的P一5L2型数字粉尘仪测定;森林大气中的空DL3F;
终年有水。荷花池水面约0.7公顷,夏天荷花亭亭出水,蛙声一片。园中龙潭溪、白鹭溪蜿蜒曲折,时而流水,时而跌泻成瀑潭。但各瀑布落差及水量显弱,不够壮观。3.1.1.4植被现况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植被区系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现有植被以人工针、阔叶林为主,公园绿化的乔木树种主要以马尾松沪动usmasontana)、木荷(Schimas叩erba)为主,其次有杉木(Cunninghaml.alaneeolata)、油杉(Keteleerl.afortunei)、福建柏(Fo灯eniaho心insii)、湿地松(pinuselliottii)、黄山松(尸inacea。taiwanensl.s)、黑松(尸inaeeaethunbe啥11)、樟树(O刀namomumea呷hora)、楠木、擦树、青岗栋、火力楠、柠檬按(Euca如tuscitri口dora)等,另有毛竹护彻如‘tac蜘heterocladavar.pubescens)和荔枝等。林下植被主要有桃金娘(Rhodomyrtu:tomentosa)、杜鹃花(Rhododen汤’on:imsii)、乌饭树(Vaeeiniumbraeteatum)、冬青切以夕u塑urea)、山矾(砂呷toeossumuntia)、芒其(Dicran叩terisdichotoma)等,公园森林覆盖率达72%。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秦远好;三峡库区旅游业的环境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刘世栋;滨海旅游区异质性景观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70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70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