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类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12:42
作为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旅游产业中心环节的旅游景区承载着我们“旅游强国”的梦想,也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而自然类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景区的主体,数量占到我国景区的三分之二以上,由于其具有的惟一性、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等特点以及相对其他类型景区营销管理的滞后性,本文以我国自然类旅游景区作为研究的主体。 从研究现状来看,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非常少,著作成果大多以“旅游景区管理”或“旅游市场营销”研究中的一部分(章节)呈现,而论文方面,营销策略的系统理论研究成果则更为少见。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研究现状已严重落后于景区开发建设管理的实践需要。研究我国自然类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旅游景区之于不断加速发展中的我国旅游业有着重要作用,而作为旅游景区主体的自然类旅游景区发展到今天,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威胁同在。伴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旅游景区尤其是自然类景区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对于大多数资源并不突出的自然类景区更是如此。“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而市场营销——旅游景区创造价值的根本所在以及景区所有经营活动的核心轴线;它是实现旅游者消费意愿及景区收益愿景的惟一途径;它是旅游景区持续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自然类旅游景区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参与市场蛋糕的切分,就必须吸引旅游者、降低营销成本,在景区营销管理上大做文章。另一方面,营销策略是我国自然类景区营销管理的重要环节,已有研究成果显示,企业营销失败的第一要素是策略,其次才是战略。①我国自然类旅游景区经过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从改革开放转型开始算起),其管理体制逐渐完善、管理方式日臻成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需清醒地认识到自然类旅游景区发展至今已处于相当脆弱的状态,营销实践中也面临着种种问题与挑战:营销产品趋同、景观变化乏力,价格不断攀升与社会压力加大,促销费用增加但效果不甚明显等等。其实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当下我国自然类旅游景区营销所面临的问题并不仅是简单地调整旅游景区的产品结构或单纯进行渠道优化就能迅速解决的,而是要通过系统观念对旅游景区整个营销策略进行重新审视及创新选择。因此系统地研究我国自然类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在广泛阅读、参考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作者亲身体验、老师朋友同学咨询及网络查询等手段,归纳总结出我国自然类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出自然类旅游景区产品特点,然后与自然类景区的三种类型进行合理匹配,进一步指导景区营销策略建议的提出。在我国自然类旅游景区营销策略建议方面,本文利用传统4Ps理论框架,融入服务营销的人员、过程、服务展示要素,系统地提出策略建议。本文试图融合产业组织学相关理论与旅游景区营销学结合研究,例如运用产业组织学的博弈理论对景区门票定价问题进行分析,得出我国主要自然类景区门票上涨的原因及趋势,并给出门票上涨的相关建议等。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在于:(1)在前人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我国自然类旅游景区的定义;(2)首次提出并归纳我国自然类旅游景区营销策略重要影响因素;(3)首次系统分析我国自然类旅游景区产品特点并分类;(4)在景区渠道研究中,分析认为景区自身条件及景区目标市场条件是决定景区渠道类型的最关键要素,并通过两极点碰撞二分法将景区渠道分为四个类型,然后与产品类型匹配提出渠道选择策略。 本文的具体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前言部分,从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到旅游景区的重要作用,再到自然类旅游景区的主体地位,无不彰显本文研究自然类旅游景区的重要意义;再通过由表及里的系统文献综述发现本文的理论研究价值。本文研究主要建立在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市场营销学理论的基础上。 第二章是定义阐释部分。对自然类旅游景区定义的系统理解有助于更好地廓清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在回顾前人对旅游景区概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所研究的是狭义旅游景区,并给出相应的定义;然后通过旅游景区的分类综述得出本文是通过景区的资源属性得到的自然类旅游景区概念。本文认为自然类旅游景区是指具有审美观赏价值,自然类旅游资源(地理、水域、岩溶、气象、森林等)比较集中的地方开发而成,具有一定规模及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等,属于自然状态下不可移动的自然景观及组合。 第三章是对策略原则及营销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制定自然类旅游景区策略的四项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多方效益结合原则、营销策略适度超前原则及关注竞争者原则。另外主要对自然类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整理,包括:区位条件、景区资源、景区发展阶段以及营销目标,这将与下章自然景区产品分类进行匹配。 第四章为本文主体,为本文的策略建议部分。首先分析自然类旅游景区产品特点,然后将自然类旅游景区产品进行分类整理,并结合上章的策略影响因素进行产品分类匹配,然后将匹配结果贯穿于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及促销策略之中,形成科学的营销策略建议。在产品策略建议中,本文根据策略影响因素及产品特点给出各类景区开发建议;同时就景区产品开发中应注意的其他方面进行了思考。在景区定价策略建议中,本文首先通过景区与景区间、景区与旅游者的博弈分析得出我国自然类景区门票将呈普遍上涨的趋势,然后再对此趋势结合产品类型进行具体探讨。在渠道策略建议中,本文先介绍了渠道层次及渠道密度,然后通过景区自身条件及景区目标市场条件两个极点(关键影响因素)碰撞将我国自然类景区渠道分为四个类型,结合景区产品类型分别提出营销渠道策略建议。在景区促销策略建议中,结合产品类型提出景区促销策略组合要素包括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人员推销及网络营销,并分别给予相关策略建议。本章是按照传统4Ps框架但在其中融入服务营销的人员、过程及服务展示要素进行的营销策略建议;同时在策略建议中加入了多角度的分析思考,以期使策略建议更具科学性及可行性。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的相关研究
1.2.2 旅游景区文献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1.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3 市场营销学理论
1.4 本文研究意义
1.4.1 理论价值
1.4.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主要研究方法
1.6.2 本文技术路线(思路)
2 我国自然类旅游景区的基本概念
2.1 旅游景区定义及相关定义区别
2.1.1 旅游景区定义
2.1.2 相关定义区别
2.2 旅游景区的分类综述
2.3 我国自然类旅游景区的定义
3 营销策略制定原则与影响因素
3.1 我国自然类景区营销策略整体制定原则
3.1.1 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3.1.2 市场导向与景区多方效益结合原则
3.1.3 营销策略适度超前原则
3.1.4 关注竞争者原则
3.2 我国自然类旅游景区营销策略影响因素
3.2.1 区位条件
3.2.2 景区资源
3.2.3 景区发展阶段
3.2.4 营销目标
4 我国自然类景区营销策略建议
4.1 我国自然类景区产品策略建议
4.1.1 认识自然类景区产品特点
4.1.2 自然类景区开发类型建议
4.1.3 景区产品开发中应考虑的其他主要方面
4.2 我国自然类景区定价策略建议
4.2.1 景区门票定价的整体趋势分析
4.2.2 景区门票定价具体策略探讨
4.3 我国自然类景区渠道策略建议
4.3.1 我国自然类景区渠道层次及密度
4.3.2 我国自然类景区渠道选择策略
4.4 我国自然类景区促销策略建议
4.4.1 景区促销策略的制定原则
4.4.2 景区广告策略
4.4.3 景区营业推广策略
4.4.4 景区公共关系策略
4.4.5 人员推销策略
4.4.6 景区网络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0113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的相关研究
1.2.2 旅游景区文献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1.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3 市场营销学理论
1.4 本文研究意义
1.4.1 理论价值
1.4.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主要研究方法
1.6.2 本文技术路线(思路)
2 我国自然类旅游景区的基本概念
2.1 旅游景区定义及相关定义区别
2.1.1 旅游景区定义
2.1.2 相关定义区别
2.2 旅游景区的分类综述
2.3 我国自然类旅游景区的定义
3 营销策略制定原则与影响因素
3.1 我国自然类景区营销策略整体制定原则
3.1.1 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3.1.2 市场导向与景区多方效益结合原则
3.1.3 营销策略适度超前原则
3.1.4 关注竞争者原则
3.2 我国自然类旅游景区营销策略影响因素
3.2.1 区位条件
3.2.2 景区资源
3.2.3 景区发展阶段
3.2.4 营销目标
4 我国自然类景区营销策略建议
4.1 我国自然类景区产品策略建议
4.1.1 认识自然类景区产品特点
4.1.2 自然类景区开发类型建议
4.1.3 景区产品开发中应考虑的其他主要方面
4.2 我国自然类景区定价策略建议
4.2.1 景区门票定价的整体趋势分析
4.2.2 景区门票定价具体策略探讨
4.3 我国自然类景区渠道策略建议
4.3.1 我国自然类景区渠道层次及密度
4.3.2 我国自然类景区渠道选择策略
4.4 我国自然类景区促销策略建议
4.4.1 景区促销策略的制定原则
4.4.2 景区广告策略
4.4.3 景区营业推广策略
4.4.4 景区公共关系策略
4.4.5 人员推销策略
4.4.6 景区网络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业正,陶伟,刘锋;国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及主要思想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3期
2 刘小钊,袁锦富;城市近郊风景区规划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J];规划师;2004年10期
3 宋子千;景区门票价格偏高的一个博弈论解释[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万绪才,丁敏,宋平;南京市国内游客满意度评估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J];经济师;2004年01期
5 王军;现代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述评[J];经济学家;1996年05期
6 韩敬;;浅谈我国旅游景区的事件营销[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3期
7 张凌云;关于旅游景区公司上市争论的几个问题[J];旅游学刊;2000年03期
8 张晓燕;;旅游景区事件营销误区透析——以飞机再次穿越天门洞为例[J];旅游学刊;2006年08期
9 黄潇婷;;国内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制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7年05期
10 刘秉升;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以及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和对策──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199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戴进;中国财产保险业:结构、行为、绩效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70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70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