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广西贺州客家人祖先崇拜

发布时间:2020-11-07 08:01
   客家是汉族的一分支,贺州客家是客家的一部分。贺州客家人大多都是在清朝时从广东迁入的,他们分布于贺州的1区3县之中。他们的社会地位相对高于本地人。贺州客家人民间信仰非常多,而就贺州客家人祖先崇拜信仰而言,就有建宗祠、修坟墓、修族谱、贴堂联、堂号等几个方面内容。 宗祠是祖先崇拜内容的表现之一。宗祠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但到了宋朝才在民间普及开来。宗祠是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宗祠是同族子孙在精神上与祖宗交流,忆祖奉先的地方。宗祠代表着宗族文化,具有强烈的凝聚力、亲和力,同时也有封闭性、排他性等局限。其根源在于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宗祠的建造受到了诸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一是受到中国传统风水观的影响。二是受到当时法律的制约。贺州客家人一般都在清朝迁入的,他们的宗祠都是在那时建的,他们的宗祠一般是两开间,只有少数是三开间。贺州客家人建造宗祠的奉祀对象有两种:一是以原籍始祖或较近祖先为对象而建立;二是为入贺始祖或在贺祖先所建。为了维护宗祠的神圣和庄严,保护祠堂的整洁和香火有续,贺州客家人对宗祠的管理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则。宗祠是祖先神灵在阳间居所,为了表达后人不忘祖先,不忘根本,他们必须祭祠。祭祠要经过准备祭品、祭祀仪式、阐谱讲训、合食会餐四个程序。祠祭过程体现了贺州客家人追思祖先、不忘本根,互助团结,教育后人等方面的内容。 坟墓也是祖先崇拜主要体现之一。贺州客家人盛行二次葬习俗。在入贺州之前,客家人的二次葬习俗已经形成。跟其他客家人一样,贺州客家人受南方民族影响。贺州客家人坟墓具有自己的特点:豪华、立碑、立后主、界阴城等。贺州客家人的墓葬受到风水观的影响。贺州客家人墓碑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墓碑文化可分为碑刻文化和墓联文化。墓碑刻有死者的生平、其子孙姓名(男丁)、墓联、族训族规等内容。而贺州客家人墓联非常多,内容多为赞扬和缅怀之意。墓联分为名人墓联;民间墓联,刻为士绅或为平民。墓是埋祖先骸骨之地,也是祖先神灵真实所在之地。为了得到祖先神灵的保佑,其后人不惜耗费时间和金钱来祭拜。 族谱记载着一个家族的历史。“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族谱,并非客家人独有,但客家是一个迁徙形成的民系,怀土敬宗。所以他们十分重视族谱编撰和收藏。族谱利用文字记载列祖列宗的世代派系、迁徙足迹、嘉言懿行、家训族规、墓莹所在等,使之世代相传,不忘根本。修谱、存谱,寄托着贺州客家人的崇祖情结。堂联、堂号是中华家族文化中的一种慎终追远、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崇拜祖先的体现。堂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K892.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贺州客家人祖先崇拜的概况
    一、贺州客家人的概况
        (一) 贺州客家人与土著、本地人的区别
        (二) 贺州客家人来源及分布情况
    二、贺州客家的祖先神与祖先崇拜
        (一) 中国传统的祖宗崇拜的起源
        (二) 贺州客家祖先崇拜的一般表现
第二章 贺州客家人的宗祠家庙及其祭祀
    一、宗祠家庙的源流及其文化内涵
        (一) 中国传统宗祠的流变
        (二) 宗祠文化内涵
    二、贺州客家宗祠建造与风水观
        (一) 宗祠的修建
        (二) 贺州宗祠建造格局与风水观
        (三) 贺州宗祠格局中的尊卑等级制度
    三、贺州宗祠建筑规模及格局与管理
        (一) 贺州宗祠建筑规模及格局
        (二) 宗祠的管理
    四、客家人祠祭及其习俗
第三章 贺州客家人祖先坟墓及其祭祀
    一、贺州客家人二次葬习俗及其特点
    二、墓形结构
        (一) 贺州客家人墓形特点、特征
        (二) 坟墓与传统风水观
    三、墓碑文化
        (一) 碑刻文化
        (二) 墓联文化
    四、墓祭及其礼俗
第四章 贺州客家人的家乘族谱及堂联、堂号
    一、贺州客家人家乘族谱
        (一) 修谱起源
        (二) 贺州客家人修谱及保存家谱习俗
        (三) 族谱凝聚的崇祖情结
    二、贺州客家人堂号、堂联
        (一) 堂号、堂联的一般情况
        (二) 贺州客家人堂号、堂联的文化内涵与特征
第五章 祖先崇拜与其的社会效果
    一、贺县客家人与本地人在祖先崇拜上的区别
    二、贺州客家人祖先崇拜的社会效果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琳;;广西客家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肖明卉;世俗化祠堂与适应型宗族:宗祠的结构与功能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张念;蜕变的神堂:乡土社会秩序重构与祭祖风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莫艺;广西客家道公群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73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73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d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