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5 05:06
旅游扶贫在实现精准扶贫过程中,发挥着强烈的带动作用和有力的造血功能。在具备一定旅游价值或可开发性较强的贫困地区,将旅游产业开发与乡村地区的生态资源、土特产品、民俗文化、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等密切结合起来,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为精准脱贫找到可靠的路径选择。
【文章来源】:农业经济. 2020年05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前言
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内涵和意义
二、乡村旅游精准脱贫中现有的发展模式
(一)以特色动植物为基础的乡村旅游精准脱贫模式
(二)以自然生态资源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三)以当地特色文化为基础的乡村旅游模式
(四)以土特、非遗产品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五)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三、提升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一)积极动员,形成合力
(二)采取村民集资合股模式
(三)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旅游开发的智力支撑
(四)坚守旅游扶贫开发的精准化原则
(五)广泛吸收各类资金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准扶贫视域下兰州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胡国霞. 中国集体经济. 2019(11)
[2]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受益机制研究[J]. 林丹,李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旅游精准扶贫机制调适与路径研究[J]. 吴忠军,曹宏丽,侯玉霞,韦俊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4]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研究——以四川藏区为例[J]. 李佳,田里,王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6)
本文编号:2917709
【文章来源】:农业经济. 2020年05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前言
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内涵和意义
二、乡村旅游精准脱贫中现有的发展模式
(一)以特色动植物为基础的乡村旅游精准脱贫模式
(二)以自然生态资源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三)以当地特色文化为基础的乡村旅游模式
(四)以土特、非遗产品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五)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三、提升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一)积极动员,形成合力
(二)采取村民集资合股模式
(三)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旅游开发的智力支撑
(四)坚守旅游扶贫开发的精准化原则
(五)广泛吸收各类资金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准扶贫视域下兰州农村地区精神扶贫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胡国霞. 中国集体经济. 2019(11)
[2]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受益机制研究[J]. 林丹,李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旅游精准扶贫机制调适与路径研究[J]. 吴忠军,曹宏丽,侯玉霞,韦俊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4]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研究——以四川藏区为例[J]. 李佳,田里,王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6)
本文编号:2917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917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