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念的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扶贫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1-01-01 21:42
乡村旅游景区和农村贫困地区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很多贫困村位于景区的辐射半径之内,因而可以借助景区的地核吸引力实现客源共享,并通过资源互补和功能互补带动贫困村的产业升级,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景区的提质发展。因此,景区依托型成为乡村旅游扶贫的一种有效模式,但由于景区大多位于经济落后的偏远乡村地区,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其扶贫带动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文章来源】:农业经济.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共生理论在乡村旅游领域的延展
二、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景区乡土性不足。
(二)利益分配不合理。
(三)农民参与能力不够。
三、共生理念下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景区经营理念。
1.开放式发展。
2.融入地域文化。
(二)建立贫困农民利益保障机制。
1.明晰产权。
2.捆绑营销。
(三)提高贫困农民的脱贫能力。
1.扶志。
2.启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准扶贫中扶“志”的意义与路径探析[J]. 唐顺利. 文化软实力. 2018(03)
[2]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及路径[J]. 宋慧娟,蹇莉,陶恒. 农村经济. 2018(05)
[3]中国乡村旅游产业价值链探析[J]. 潘鸿雷,陈玲玲,王琴.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5(03)
本文编号:2952042
【文章来源】:农业经济.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共生理论在乡村旅游领域的延展
二、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景区乡土性不足。
(二)利益分配不合理。
(三)农民参与能力不够。
三、共生理念下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景区经营理念。
1.开放式发展。
2.融入地域文化。
(二)建立贫困农民利益保障机制。
1.明晰产权。
2.捆绑营销。
(三)提高贫困农民的脱贫能力。
1.扶志。
2.启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准扶贫中扶“志”的意义与路径探析[J]. 唐顺利. 文化软实力. 2018(03)
[2]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及路径[J]. 宋慧娟,蹇莉,陶恒. 农村经济. 2018(05)
[3]中国乡村旅游产业价值链探析[J]. 潘鸿雷,陈玲玲,王琴.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5(03)
本文编号:2952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95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