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与仪式 ——山东郓城泥塑神像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3 19:29
本文以山东郓城泥塑神像这种人格化的神祗原始意象为个案,探讨了它在山东郓城的起源发展历程、自然生活环境、历史文化背景,进而把握它的生态特征、文化渊源和人文价值;然后从泥塑神像的功能、变迁、与口承语言民俗的关系等方面,领悟其蕴涵的深厚文化传统观念,了解其在当地长盛不衰的原因及其在民众生活和社会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而分析了它的文化变迁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无论泥塑神像以工艺民俗形态出现,还是以民俗文化产业的姿态出现,都是对广大俗民心理需求的满足与调适。该研究从民俗观念的视角,以小见大,由个别到一般,以人为本,注重现实,力求动态。在研究方法上,以实证为主,采取田野作业与文献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较全面地分析、描述了泥塑神像文化的民俗功用及人文价值。本研究的创新性不仅在于将泥塑神像文化研究推向纵深发展,更重要的是以泥塑神像文化研究为契机,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剖析这一古老的存在于个人内心深处的精神信仰现象与俗民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对泥塑神像的实地调研上升到对民间传统文化如何保存发展这一问题的理论认识高度。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选题背景和缘由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文献综述
4. 田野作业的过程
5. 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第一章 山东郓城泥塑产生的生活环境及历史背景
1.1 泥塑及泥塑神像的起源
1.2 郓城泥塑的产生发展
1.2.1 郓城泥塑神像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生活背景
1.2.2 郓城泥塑神像成长的历史文化背景
1.3 郓城泥塑神像的制作工艺
1.4 郓城泥塑神像制作传人及其代表作品
第二章 山东郓城泥塑神像中的象征与仪式探析
2.1 郓城泥塑的类型题材简况
2.2 泥塑神像图案造型中的俗民观念和文化意蕴
2.3 郓城泥塑神像中的宗教信仰功能——象征与仪式的探析
2.3.1 郓城泥塑神像中的象征文化
2.3.2 仪式的过程
2.3.3 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功能分析
2.3.4 泥塑神像与原始意象——用精神分析法探析宗教信仰存在的原因
第三章 郓城泥塑神像信仰文化的发展变迁及兴盛原因的思考
3.1 现当代郓城泥塑神像信仰发展变迁的历史线索
3.1.1 辛亥革命:信仰迷惘化
3.1.2 社会主义革命:信仰的巨变与重构
3.1.3 文化大革命:传统文化断裂,信仰单一化
3.1.4 改革开放:信仰世俗化、多元化
3.2 社会转型时期农业村落信仰问题研究
3.2.1 经济体制的转换导致农村传统信仰出现危机
3.2.2 新时期大众文化导致信仰世俗化与平面化
3.3 郓城泥塑神像信仰文化兴盛原因的思考
第四章 山东郓城泥塑神像中的文化观念
4.1 泥塑神像与口承语言民俗
4.1.1 泥塑神像与传说
4.1.2 泥塑神像中的艺诀艺谚
4.2 泥塑时的禁忌观念
第五章 结语与反思
5.1 郓城泥塑神像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
5.2 郓城泥塑神像文化与人为素质教育
5.3 郓城泥塑神像研究引发的对“文化经济”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对象一览表
附录二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凤翔泥塑的当代变迁及启示[J]. 杨萍. 美术观察. 2005(10)
[2]中国民俗通志总序[J]. 齐涛. 民俗研究. 2005(01)
[3]乡村社区的国家在场——以一个西北村庄为例[J]. 黄剑波. 西北民族研究. 2005(01)
[4]浅析陕西凤翔彩绘泥塑的艺术特征及其内涵[J]. 刘子建. 美术. 2003(09)
[5]灵岩寺泥塑罗汉吉祥衣饰探究[J]. 陶思炎. 东南文化. 2003(05)
[6]浅析凤翔彩绘泥塑的艺术特色[J]. 孔德权.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3(01)
[7]形神兼备 风采依然──北魏永宁寺泥塑作品赏析[J]. 孙章峰. 中原文物. 2000(04)
本文编号:2955361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选题背景和缘由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文献综述
4. 田野作业的过程
5. 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第一章 山东郓城泥塑产生的生活环境及历史背景
1.1 泥塑及泥塑神像的起源
1.2 郓城泥塑的产生发展
1.2.1 郓城泥塑神像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生活背景
1.2.2 郓城泥塑神像成长的历史文化背景
1.3 郓城泥塑神像的制作工艺
1.4 郓城泥塑神像制作传人及其代表作品
第二章 山东郓城泥塑神像中的象征与仪式探析
2.1 郓城泥塑的类型题材简况
2.2 泥塑神像图案造型中的俗民观念和文化意蕴
2.3 郓城泥塑神像中的宗教信仰功能——象征与仪式的探析
2.3.1 郓城泥塑神像中的象征文化
2.3.2 仪式的过程
2.3.3 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功能分析
2.3.4 泥塑神像与原始意象——用精神分析法探析宗教信仰存在的原因
第三章 郓城泥塑神像信仰文化的发展变迁及兴盛原因的思考
3.1 现当代郓城泥塑神像信仰发展变迁的历史线索
3.1.1 辛亥革命:信仰迷惘化
3.1.2 社会主义革命:信仰的巨变与重构
3.1.3 文化大革命:传统文化断裂,信仰单一化
3.1.4 改革开放:信仰世俗化、多元化
3.2 社会转型时期农业村落信仰问题研究
3.2.1 经济体制的转换导致农村传统信仰出现危机
3.2.2 新时期大众文化导致信仰世俗化与平面化
3.3 郓城泥塑神像信仰文化兴盛原因的思考
第四章 山东郓城泥塑神像中的文化观念
4.1 泥塑神像与口承语言民俗
4.1.1 泥塑神像与传说
4.1.2 泥塑神像中的艺诀艺谚
4.2 泥塑时的禁忌观念
第五章 结语与反思
5.1 郓城泥塑神像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
5.2 郓城泥塑神像文化与人为素质教育
5.3 郓城泥塑神像研究引发的对“文化经济”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对象一览表
附录二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凤翔泥塑的当代变迁及启示[J]. 杨萍. 美术观察. 2005(10)
[2]中国民俗通志总序[J]. 齐涛. 民俗研究. 2005(01)
[3]乡村社区的国家在场——以一个西北村庄为例[J]. 黄剑波. 西北民族研究. 2005(01)
[4]浅析陕西凤翔彩绘泥塑的艺术特征及其内涵[J]. 刘子建. 美术. 2003(09)
[5]灵岩寺泥塑罗汉吉祥衣饰探究[J]. 陶思炎. 东南文化. 2003(05)
[6]浅析凤翔彩绘泥塑的艺术特色[J]. 孔德权.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3(01)
[7]形神兼备 风采依然──北魏永宁寺泥塑作品赏析[J]. 孙章峰. 中原文物. 2000(04)
本文编号:2955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95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