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区域旅游业就业绩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9 09:58
  中国是一个劳动力的供给大国,随着经济的继续转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旅游业凭借其行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能大规模吸纳劳动力,就业岗位层次多的独特优势,在解决就业难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宏观就业形势的严峻与旅游业的就业功能受到关注的现实背景,决定了对我国区域旅游业的就业绩效进行科学评价的现实需要。 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计算和预测行业就业人数的方法研究上,并且趋向于用单一的人数指标或其他指标来涵盖全部的旅游就业效应,然而旅游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单纯的人数指标,远远不能涵盖旅游业对就业产生的各种影响。所以,对旅游业的就业绩效进行评价,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文章首先界定了旅游就业及旅游就业绩效等相关概念,并介绍了国内外相关就业理论对旅游就业的理论阐释,并且对旅游就业现有评价指标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接着在对绩效含义包括结果和过程两个层次的理解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本文从业绩和效率两个层面出发,选取了旅游业就业的容量效应、扶持弱势群体就业、成本效益以及旅游经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四个方面,具体包括11个评价指标,从而建立...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概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概况
        1.2.3 国内外研究综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意义
第2章 区域旅游业就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对旅游业的界定
        2.1.2 旅游就业的定义和特征
        2.1.3 旅游就业的结构分层
        2.1.4 绩效与旅游就业绩效
    2.2 旅游业就业的理论依据
        2.2.1 国外就业理论
        2.2.2 国内有关的就业理论
        2.2.3 就业理论对旅游就业的解释
    2.3 旅游业就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回顾
        2.3.1 人数指标
        2.3.2 弹性指标
        2.3.3 乘数指标
        2.3.4 综合就业系数指标
        2.3.5 劳动就业贡献率
        2.3.6 其他指标
第3章 旅游就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3.1.1 全面性和针对性
        3.1.2 就业目标导向型
        3.1.3 可比性和可行性
    3.2 评价指标的选取
        3.2.1 容量效应及其评价指标选取
        3.2.2 扶持弱势群体就业及其评价指标选取
        3.2.3 成本效益及其评价指标选取
        3.2.4 旅游经济体系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及其评价指标选取
    3.3 区域旅游业就业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3.3.1 评价模型的建立
        3.3.2 区域旅游业就业绩效评价模型的处理
第4章 区域旅游业就业绩效评价的应用研究
    4.1 评价指标值的获取
    4.2 数据分析过程
        4.2.1 因子分析法的检验
        4.2.2 求解初始因子
        4.2.3 综合得分的计算
    4.3 应用研究结论与分析
        4.3.1 旅游业就业绩效综合评价
        4.3.2 旅游业就业绩效分区域评价
        4.3.3 旅游业就业绩效的区域差异分析
第5章 针对区域旅游就业政策和措施的建议
    5.1 就业绩效差异的原因分析
        5.1.1 政府部门的参与程度
        5.1.2 旅游民营经济的发展程度
        5.1.3 旅游专业人才的稀缺程度
    5.2 针对性的建议
        5.2.1 旅游就业公平性保障方面的建议
        5.2.2 旅游就业效率性方面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旅游就业研究综述[J]. 厉新建,可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1)
[2]旅游业的就业效应分析[J]. 依绍华.  财贸经济. 2005(05)
[3]中国第三产业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J]. 王春枝,吴静.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5(03)
[4]我国民营旅游企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J]. 郭华.  经济问题探索. 2005(04)
[5]中国旅游就业效应分析与制度创新[J]. 厉新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05)
[6]西部旅游业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的对策探析[J]. 张遵东.  贵州社会科学. 2004(05)
[7]我国第三产业对就业的绩效评价[J]. 刘书瀚,刘辉群.  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4(02)
[8]“十一五”我国旅游业吸纳劳动力的数量分析与预测[J]. 孙天厌,侯仁民.  经济经纬. 2004(01)
[9]中国旅游业对就业贡献的数量测算与分析[J]. 石培华.  旅游学刊. 2003(06)
[10]发达国家的灵活就业政策分析及启示[J]. 李会欣.  宏观经济研究. 2003(09)

硕士论文
[1]高技术企业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及绩效评价[D]. 王发银.吉林大学 2005
[2]我国旅游就业统计研究[D]. 胡小纯.华东师范大学 2005
[3]上海旅游就业效应评估指标体系探讨[D]. 杨玲.华东师范大学 2005
[4]我国旅游就业及相关格局研究[D]. 胡雁雁.东北财经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25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025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7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