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2 04:45
旅游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业,旅游产业产值的水平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突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恰恰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由于其尊重自然与文化的异质性,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效益,倡导人们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因此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以自然、文化资源为主要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已经初具规模。2006年黑龙江省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51亿元,比2005年增长25.2%。旅游业总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为5.65%,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为16.8%,分别比2005年上涨0.58%和1.7%。旅游业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但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生态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寻找一个合理的发展模式,以通过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产业现状的分析,对生态旅游产业进行态势分析,并...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0一2006年黑龙江省旅游总收入变化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 贺昭和,秦卫华,王智,徐网谷,蒋明康. 生态环境. 2007(01)
[2]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 杨一鸣,马斌. 当代经理人. 2006(21)
[3]对发展我国生态休闲旅游的几点思考[J]. 周文丽. 甘肃农业. 2006(11)
[4]关于黑龙江开展主题旅游和创建品牌线路的建议[J]. 刁乃侠. 决策咨询通讯. 2006(04)
[5]浅谈黑龙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市场[J]. 陈曦.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04)
[6]试论现代服务业与旅游业新增长态势[J]. 张文建. 旅游学刊. 2006(04)
[7]论中国可持续旅游及战略对策[J]. 唐勇,刘妍,刘娜.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8]关于生态旅游的认识与思考[J]. 彭万臣. 生态经济. 2005(10)
[9]国际标准视野中的生态旅游——兼议我国生态旅游发展问题[J]. 喇明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08)
[10]生态旅游: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途径——以临安市为例[J]. 吴伟光,沈月琴,郑旭理,张翠芳.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5(02)
本文编号:3058629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0一2006年黑龙江省旅游总收入变化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 贺昭和,秦卫华,王智,徐网谷,蒋明康. 生态环境. 2007(01)
[2]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 杨一鸣,马斌. 当代经理人. 2006(21)
[3]对发展我国生态休闲旅游的几点思考[J]. 周文丽. 甘肃农业. 2006(11)
[4]关于黑龙江开展主题旅游和创建品牌线路的建议[J]. 刁乃侠. 决策咨询通讯. 2006(04)
[5]浅谈黑龙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市场[J]. 陈曦.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04)
[6]试论现代服务业与旅游业新增长态势[J]. 张文建. 旅游学刊. 2006(04)
[7]论中国可持续旅游及战略对策[J]. 唐勇,刘妍,刘娜.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8]关于生态旅游的认识与思考[J]. 彭万臣. 生态经济. 2005(10)
[9]国际标准视野中的生态旅游——兼议我国生态旅游发展问题[J]. 喇明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08)
[10]生态旅游: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途径——以临安市为例[J]. 吴伟光,沈月琴,郑旭理,张翠芳.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5(02)
本文编号:3058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058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