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南京市观光农业现状调查及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2 18:4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凑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向往多元化的旅游,在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缓解工作压力,舒缓身心,城市居民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渴望亲近乡村。观光农业应运而生,观光农业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向农业延伸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型产业,具有“农游合一”的性质。观光农业具有开辟农业和旅游业发展新领域,实现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及可持续农业的功能,因此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成为旅游业和农业发展研究的新领域,并以其特有的社会、经济、生态功能而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南京市观光农业为研究对象,选取南京江心洲和溧水傅家边两个观光农业景点进行调查,以点带面了解南京市观光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发展观光农业的主要思路。论文第一章首先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介绍了观光农业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第三章先介绍了苏南地区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南京市观光农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然后重点介绍了南京市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第四章选取发展较为成熟的江心洲和傅家边作为典型案例...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南京市观光农业现状调查及发展研究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尺e日AM的区位分异Fig·2一1ReBAMloeationdifferencebetweendeveloPinganddeveloPedeountries吴必虎在其文章《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中以上海市为例总结了大城市环城游憩带的用地特征和空间特征,并指出了游憩带受到土

分布图,观光农业,景点,分布图


图3一2苏南地区部分观光农业景点分布图Fig·3一2theDstributingof币alArieulturalTurismSghts根据所收集的资料统计,目前苏南地区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观光农业景点1个,主要集中在南京、苏州、无锡三个城市,占到总量的72.5%,常州、镇江景点少,占到27.5%。这跟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2007年苏州市GDP在苏南五个市中排名第一,为5700.85亿元,其次是无锡市,3858.00亿元,南京市为3275.00元,常州和镇江分别为1880.00亿元和1213.00亿元。这说明了观光农业的发展程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只有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才有能力去追求精消费。第二节南京市观光农业发展概况南京市地形以丘陵为主,水资源丰富,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观光农业资源众多,其中有多处观光农业资源经过几年的开发,己具有一定的规模,如江心洲农业旅游区

分布情况,区县,观光农业,景点


其中江宁区29个、浦口区16个、六合区16个、栖霞区5个、漂水县16个、高淳县16个,这三个区两个县的观光景点占到总量的902%。近郊区的观光农业景点10个,雨花台区有5个、建邺区有5个,占到9.8%(图3一3)。可见,南京市观光农业旅游以远郊区为主,这种分布特征与当地的经济条件以及农业资源相适应。一|,一一﹂ 05021山1工分百比︵%︶口夕民夕Ul幻二宁 2843浦口l15.69图3雨花台 4.90建邺!栖霞 4.90}哇.90区县名称六合15,69漂水15.69高淳9,80一3南京市观光农业景点区县分布情况Fig·3一 3theArieulturalTurismRsourses, 5SburbDstributingofNanjing2、观光农业景点类型发展不均衡根据所收集的资料统计分析,南京市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和自然生态型观光农业景点共计90个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观光农业园区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设计[J]. 吕其林.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8(02)
[2]海南热带观光农业发展现状与建议[J]. 龙翊岚.  现代农业科技. 2008(01)
[3]尤溪观光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 张荣枝.  现代农业科技. 2008(01)
[4]长沙市郊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潜力、模式与对策[J]. 吴炼,李细高.  安徽农业科学. 2007(36)
[5]衡山县观光农业旅游开发研究[J]. 向婧,王力峰,潘丽琴.  河北农业科学. 2007(06)
[6]基于期望差异理论的山东省观光农业游客满意度评价研究[J]. 王晓丹,史岩,张小栓.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7]沿淮洼地生态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 张长青.  安徽农学通报. 2007(23)
[8]寿县发展城郊经济圈休闲观光农业可行性分析及建设构想[J]. 戚士章.  安徽农学通报. 2007(23)
[9]观光农业对农户经济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J]. 史冰清,原梅生,孔祥智.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11)
[10]对安徽休闲观光农业的认识与思考[J]. 赵建勋.  安徽农学通报. 2007(22)

硕士论文
[1]北京市休闲渔业游客旅游动机研究[D]. 杜颖.北京林业大学 2008
[2]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规程研究[D]. 张晓鸿.山东农业大学 2007
[3]休闲观光农业与城市发展关系探讨[D]. 郭列侠.浙江大学 2007
[4]西安市周边地区观光农业总体布局研究[D]. 裘莉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5]嘉峪关市观光农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发展思路研究[D]. 李志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6]观光农业园结构要素的功能评价与选择研究[D]. 黄冠军.南京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94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094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0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