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介者与“驴友”旅游品味的建构——基于《孤独星球》的内容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23 09:04
如同其他品味制造者一样,《孤独星球》作为将出版商和"驴友"连接起来的旅游攻略,可以被延伸为布迪厄语境下的文化中介者,它通过调适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实践和旅游品味的关系而建构、形塑着"驴友"的品味。在对目前《孤独星球》中国系列丛书进行词频统计和社会网路分析可视化后,发现其从景点、住宿、交通、饮食四大模块构建了"驴友"追求自然本真、刺激冒险、"异文化"风情、节俭环保、"文艺范"和重视体验的一套符合"驴圈"的身份认同的旅游品味,从而区分"驴友"与其他旅游者的关系,最终构建了旅游品味的合法性权威。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孤独星球》活动词条频率分布云图
在基于《孤独星球》推荐活动项目的节点属性的点密度、中介中心度和亲密度的社会网路分析中,点密度越大的词组证明以它为中心的活动越多,中介中心度越高的词组证明进行这项活动可能接触到其他的活动越多,亲密度越大证明这两个词的活动关联越大,在由《孤独星球》图书属性为活动的节点建立的社会网络分析表中,点密度中密度较大的前20个节点为徒步、污染、骑行、包车、户外运动、绳降、破坏、生态、青海、环境、攀岩、探访、地图、穿越、保护、组织、祭祀、门票、保护、川藏线、露营、穿越。而中介中心度前20个节点为徒步、污染、绳降、破坏、骑行、包车、青海、生态、露营、骑马、攀岩、户外运动、环境、探访、地图、穿越、川藏线、旅行者、组织、便宜。亲密度的前20个节点为旅舍、举行、特色、祭祀、帮助、记载、门票、表演、参与、污染、拍摄、古镇、徒步、包车、户外运动、欣赏、生态、保护、自驾、环境。在《孤独星球》推荐活动项目的节点属性网络密度为0.038的较为稀疏的网络的SNA分析可视化图中(图3)存在着两个独立的网络,一个是节点数量众多的基于户外活动的属性联系,另一个是与大众旅游项目相关的人文风情活动属性联系,前者活动较多,但是节点间总体亲密度较小,后者各个节点的亲密度较高,这两个网络相互独立,成为《孤独星球》活动推荐的两大类型:户外活动和人文体验。(1)自然本真的旅游景点
背包旅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8],在中国的语境中,背包客又被称为“驴友”,广义的“驴友”被学者认为是不同于和亲朋好友一起外出的,而是爱好自助旅游特别是徒步旅行的人[9][10],具有“组织方式的独特性、旅游目的地的避热性和生态性、具有鲜明的专属文化特色、旅游消费行为的置前性”四大特征[11],一个旅行者成为“驴友”的动机往往有“逃避和放松、求知、探索、体验和社交”这五项。因此,本文将从狭义的文化层次,将“驴友”定义为一群基于探索、体验目的,临时主动或被动组织起来的,拥有一定集体记忆,享有共同的亚文化暗号,自助出行的趣缘群体。背包旅游使得“驴友”的经历不断丰富并建立起其“驴友”身份的认同,可见背包旅行对其身份的建立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背包旅行者具有五大特点:低开销,囊括所有装备的大背包,喜欢乘坐当地公共交通,选择新的景点线路,喜欢市井乐趣[12]。但在经济收入提高和出行成本降低的双重影响下,同时随着旅游产品的制造成本压缩和网络购物为旅游用品商户带来的竞争压力,国产户外装备价格急剧下降,户外装备已经不是“驴友”的专属了,它们凭借着良好的性价比成为旅客出行的普遍搭配,因此通常认为的“单反”“登山包”“冲锋衣”等装备已经无法成为鉴别“驴友”身份的证据,取而代之是“驴者”的经验和等级身份。在“驴圈”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身份结构(图1),基于经验分类的“菜驴”“猛驴”“老驴”“头驴”“潜水驴”(初入行的新门徒为菜驴,进阶的“驴友”为“猛驴”,经验丰富的“驴友”为“老驴”,队伍核心的“驴友”为“头驴”,半隐退的“驴友”为“潜水驴”),和以“掌门驴”为核心的“史前驴”“引路驴”“头驴”“独驴”“色驴”“驴嘴”和“驴腿”的功能分类(拥有号召能力,掌握某个小团体经济权利和发言权,处于身份顶级阶层的为“掌门驴”;出身于专业人士、拥有极强的经验技能的探索者为“史前驴”;小团体的“志愿者”为负责指导新人进行探索的“引路驴”;担任“老师”“教练”角色的为“头驴”;特立独行,不与团队为伍的为“独驴”;擅长摄影的为“色驴”)。基于“驴圈”的身份特征,如何从“菜驴”进化成“老驴”,或者普通自助旅游者如何进入“驴圈”,如何获得“驴圈”(由“驴友”这一趣缘群体构成的社会子群)的认同便是关键,而体现经验与等级身份的具象之一便是“驴友”的旅游品味。《孤独星球》中国版是邀请了在“驴圈”中备受认可的“驴友”权威共同编写的,旨在打造为“特殊的人提供特殊的出行路线”的旅游图书出版物,自进入中国市场到2018年,《孤独星球》系列出版的图书包括:自驾旅行指南系列共计12本,IN全彩旅行指南共计22本,旅行读物系列指南共计23本,中国旅行指南共计34本,还有国际旅行指南系列104本。这独特的市场定位俨然让背包客们找到了能代表自身特色的旅游攻略,一直稳居最受中国“驴友”欢迎的旅游攻略的地位,购买和使用它已经不是作为图书的使用价值来计算,而是成为“驴友”的身份符号,拥有一本“《孤独星球》出行指南”就相当于获得了成为“驴友”的鲜明特征。越来越多“驴友”通过购买《孤独星球》来实现其朝圣活动,从硕大的背包中拿出一本厚重的《孤独星球》出行指南仿佛成为“驴友”们相互认证其“驴者”身份的重要标志。因为《孤独星球》在“驴圈”中具有非同凡响的地位,承载了“驴友”对“权威”的追求以及“正统驴行线路”的独特文化内涵和品味。因而,如同值得信赖的品味专家一样,《孤独星球》在特定旅游产品或消费实践方面的看法和意见,不仅是众多驴友想望得到的,也是在驴圈受人尊敬的,其文化中介者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驴友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韩静,顾城竹.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09(07)
[2]漂移的旅行者——关于背包旅游者的演进轨迹[J]. 朱璇. 旅游学刊. 2007(02)
[3]“驴友”“色友”及其社团方言词释略[J]. 曾毅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4]消费与认同——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J]. 王宁. 社会学研究. 2001(01)
本文编号:3095543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孤独星球》活动词条频率分布云图
在基于《孤独星球》推荐活动项目的节点属性的点密度、中介中心度和亲密度的社会网路分析中,点密度越大的词组证明以它为中心的活动越多,中介中心度越高的词组证明进行这项活动可能接触到其他的活动越多,亲密度越大证明这两个词的活动关联越大,在由《孤独星球》图书属性为活动的节点建立的社会网络分析表中,点密度中密度较大的前20个节点为徒步、污染、骑行、包车、户外运动、绳降、破坏、生态、青海、环境、攀岩、探访、地图、穿越、保护、组织、祭祀、门票、保护、川藏线、露营、穿越。而中介中心度前20个节点为徒步、污染、绳降、破坏、骑行、包车、青海、生态、露营、骑马、攀岩、户外运动、环境、探访、地图、穿越、川藏线、旅行者、组织、便宜。亲密度的前20个节点为旅舍、举行、特色、祭祀、帮助、记载、门票、表演、参与、污染、拍摄、古镇、徒步、包车、户外运动、欣赏、生态、保护、自驾、环境。在《孤独星球》推荐活动项目的节点属性网络密度为0.038的较为稀疏的网络的SNA分析可视化图中(图3)存在着两个独立的网络,一个是节点数量众多的基于户外活动的属性联系,另一个是与大众旅游项目相关的人文风情活动属性联系,前者活动较多,但是节点间总体亲密度较小,后者各个节点的亲密度较高,这两个网络相互独立,成为《孤独星球》活动推荐的两大类型:户外活动和人文体验。(1)自然本真的旅游景点
背包旅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8],在中国的语境中,背包客又被称为“驴友”,广义的“驴友”被学者认为是不同于和亲朋好友一起外出的,而是爱好自助旅游特别是徒步旅行的人[9][10],具有“组织方式的独特性、旅游目的地的避热性和生态性、具有鲜明的专属文化特色、旅游消费行为的置前性”四大特征[11],一个旅行者成为“驴友”的动机往往有“逃避和放松、求知、探索、体验和社交”这五项。因此,本文将从狭义的文化层次,将“驴友”定义为一群基于探索、体验目的,临时主动或被动组织起来的,拥有一定集体记忆,享有共同的亚文化暗号,自助出行的趣缘群体。背包旅游使得“驴友”的经历不断丰富并建立起其“驴友”身份的认同,可见背包旅行对其身份的建立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背包旅行者具有五大特点:低开销,囊括所有装备的大背包,喜欢乘坐当地公共交通,选择新的景点线路,喜欢市井乐趣[12]。但在经济收入提高和出行成本降低的双重影响下,同时随着旅游产品的制造成本压缩和网络购物为旅游用品商户带来的竞争压力,国产户外装备价格急剧下降,户外装备已经不是“驴友”的专属了,它们凭借着良好的性价比成为旅客出行的普遍搭配,因此通常认为的“单反”“登山包”“冲锋衣”等装备已经无法成为鉴别“驴友”身份的证据,取而代之是“驴者”的经验和等级身份。在“驴圈”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身份结构(图1),基于经验分类的“菜驴”“猛驴”“老驴”“头驴”“潜水驴”(初入行的新门徒为菜驴,进阶的“驴友”为“猛驴”,经验丰富的“驴友”为“老驴”,队伍核心的“驴友”为“头驴”,半隐退的“驴友”为“潜水驴”),和以“掌门驴”为核心的“史前驴”“引路驴”“头驴”“独驴”“色驴”“驴嘴”和“驴腿”的功能分类(拥有号召能力,掌握某个小团体经济权利和发言权,处于身份顶级阶层的为“掌门驴”;出身于专业人士、拥有极强的经验技能的探索者为“史前驴”;小团体的“志愿者”为负责指导新人进行探索的“引路驴”;担任“老师”“教练”角色的为“头驴”;特立独行,不与团队为伍的为“独驴”;擅长摄影的为“色驴”)。基于“驴圈”的身份特征,如何从“菜驴”进化成“老驴”,或者普通自助旅游者如何进入“驴圈”,如何获得“驴圈”(由“驴友”这一趣缘群体构成的社会子群)的认同便是关键,而体现经验与等级身份的具象之一便是“驴友”的旅游品味。《孤独星球》中国版是邀请了在“驴圈”中备受认可的“驴友”权威共同编写的,旨在打造为“特殊的人提供特殊的出行路线”的旅游图书出版物,自进入中国市场到2018年,《孤独星球》系列出版的图书包括:自驾旅行指南系列共计12本,IN全彩旅行指南共计22本,旅行读物系列指南共计23本,中国旅行指南共计34本,还有国际旅行指南系列104本。这独特的市场定位俨然让背包客们找到了能代表自身特色的旅游攻略,一直稳居最受中国“驴友”欢迎的旅游攻略的地位,购买和使用它已经不是作为图书的使用价值来计算,而是成为“驴友”的身份符号,拥有一本“《孤独星球》出行指南”就相当于获得了成为“驴友”的鲜明特征。越来越多“驴友”通过购买《孤独星球》来实现其朝圣活动,从硕大的背包中拿出一本厚重的《孤独星球》出行指南仿佛成为“驴友”们相互认证其“驴者”身份的重要标志。因为《孤独星球》在“驴圈”中具有非同凡响的地位,承载了“驴友”对“权威”的追求以及“正统驴行线路”的独特文化内涵和品味。因而,如同值得信赖的品味专家一样,《孤独星球》在特定旅游产品或消费实践方面的看法和意见,不仅是众多驴友想望得到的,也是在驴圈受人尊敬的,其文化中介者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驴友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韩静,顾城竹.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09(07)
[2]漂移的旅行者——关于背包旅游者的演进轨迹[J]. 朱璇. 旅游学刊. 2007(02)
[3]“驴友”“色友”及其社团方言词释略[J]. 曾毅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4]消费与认同——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J]. 王宁. 社会学研究. 2001(01)
本文编号:3095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095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