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关怀的上海都市旅游服务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8 00:38
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都市旅游正日益成为推动当地旅游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都市旅游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综合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旅游归根结底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都市旅游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而开放的服务链系统,其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有赖社会各系统的综合协调。因而,在都市旅游服务体系建设中应体现人文关怀的思想,必须要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素质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升华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虽然上海的“都市型旅游”已初具规模,但在上海走向国际化以及都市旅游产品结构转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折阶段,无论是城市公共服务,还是旅游行业软硬件服务都亟待完善和提升,加快都市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和创新,并达到国际水平是必然要求。本文试图从人文关怀视角探讨如何在都市旅游进一步深化过程中,构建“以人为本”的都市旅游服务体系,即以游客需求为出发点,提供多元化、人性化的旅游服务,以充分体现都市旅游的人文关怀,并推动都市旅游服务产业和谐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叙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技术路线;第二章阐述了都市旅游服务体系的基本理论,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章对都市旅游10年发展过程中的人文...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文章研究路线图
其重要性显而易见。都市旅游服务体系在空间上表现为旅游经济地域综合体一个结构复杂的分工有序的高级旅游服务系统,具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依据都旅游性质、特征及旅游服务需求态势,将都市旅游服务体系划分为四大功能服体系,分别由核心体系、公共体系、辅助体系、管理体系等构成(图 2—1)
17图2—2 都市旅游服务体系与旅游者关系图我国旅游者对人文关怀的诉求,在观念、意识上还比较淡薄,没有跟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步伐。比如旅游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为牟取暴利出现欺诈行为,是主要责任承担者,但游客被欺诈误导但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去投诉解决。建立都市旅游的人文关怀服务体系,既需要政府、企业、城市居民的参与,同时也需要旅游消费者的参与。作为行为主体之一,旅游者要对人文关怀缺失现象进行积极的监督和投诉,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来维护都市旅游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权威。(四)主客体互动关系企业、政府、城市居民是实现基于人文关怀的都市旅游服务体系的行为主体,旅游者是客体,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需要主体与客体的互动 (如图 2—3)。旅游企业要注重旅游者感受,配合政府开展诚信建设、行风建设,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政府部门在人文关怀服务体系建设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如何在城市旅游管理中实现对游客的人文关怀[J]. 郑昌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2]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宁夏旅游[J]. 成媛.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3]建立哈尔滨市“大冬会”旅游服务体系的构想[J]. 石长波,李东.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4]基于人文关怀的和谐旅游城市发展模式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吴国清,叶欣梁,刘少湃.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3)
[5]城市旅游诚信体系及保障措施探讨[J]. 张欣建,吴国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5)
[6]论旅游诚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 张付芝,白忠,曾燕.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2)
[7]构建和谐的旅游企业文化[J]. 王蕾.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6(02)
[8]残疾人旅游市场——和谐社会中不容忽视的旅游细分市场[J]. 陈凯,王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1)
[9]科学发展观的人文关怀意蕴[J]. 黄宇弦.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10]中国自助旅游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J]. 王文玉,李建伟. 经济论坛. 2005(24)
本文编号:3104541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文章研究路线图
其重要性显而易见。都市旅游服务体系在空间上表现为旅游经济地域综合体一个结构复杂的分工有序的高级旅游服务系统,具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依据都旅游性质、特征及旅游服务需求态势,将都市旅游服务体系划分为四大功能服体系,分别由核心体系、公共体系、辅助体系、管理体系等构成(图 2—1)
17图2—2 都市旅游服务体系与旅游者关系图我国旅游者对人文关怀的诉求,在观念、意识上还比较淡薄,没有跟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步伐。比如旅游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为牟取暴利出现欺诈行为,是主要责任承担者,但游客被欺诈误导但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去投诉解决。建立都市旅游的人文关怀服务体系,既需要政府、企业、城市居民的参与,同时也需要旅游消费者的参与。作为行为主体之一,旅游者要对人文关怀缺失现象进行积极的监督和投诉,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来维护都市旅游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权威。(四)主客体互动关系企业、政府、城市居民是实现基于人文关怀的都市旅游服务体系的行为主体,旅游者是客体,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需要主体与客体的互动 (如图 2—3)。旅游企业要注重旅游者感受,配合政府开展诚信建设、行风建设,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政府部门在人文关怀服务体系建设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如何在城市旅游管理中实现对游客的人文关怀[J]. 郑昌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2]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宁夏旅游[J]. 成媛.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3]建立哈尔滨市“大冬会”旅游服务体系的构想[J]. 石长波,李东.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4]基于人文关怀的和谐旅游城市发展模式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吴国清,叶欣梁,刘少湃.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3)
[5]城市旅游诚信体系及保障措施探讨[J]. 张欣建,吴国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5)
[6]论旅游诚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 张付芝,白忠,曾燕.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2)
[7]构建和谐的旅游企业文化[J]. 王蕾.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6(02)
[8]残疾人旅游市场——和谐社会中不容忽视的旅游细分市场[J]. 陈凯,王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1)
[9]科学发展观的人文关怀意蕴[J]. 黄宇弦.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10]中国自助旅游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J]. 王文玉,李建伟. 经济论坛. 2005(24)
本文编号:3104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10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