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腰彝服饰文化内涵及其流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2 08:20
花腰彝服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和地域风格,是花腰彝文化的外在表现、形象展示和文化符号,也是花腰彝人审美的载体。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艺术民俗学等视野对花腰彝服饰文化进行研究,通过对花腰彝服饰文化内涵的阐释,使更多人了解花腰彝地方性文化,有利于提升花腰彝服饰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同时揭示花腰彝服饰文化变迁的原因,为传承和保护民族服饰文化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借鉴。本文认为,花腰彝服饰厚重朴实、组件丰富,注重色彩搭配与刺绣工艺的形制特征,正是花腰彝人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具体表现;从色彩到图案都反映出花腰彝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多元图腾文化的外化及“恋爱自由、婚姻包办”的婚姻观;花腰彝妇女们善于用对比来搭配刺绣的颜色,使刺绣纹样新鲜、醒目、跳跃、丰盛,使整体服饰绚丽多彩,充分体现了花腰彝对生活的挚爱之情与醇厚、奔放的民族性格;花腰彝服饰以色彩统一、繁简互化、古朴凝重、注重腰与臀部的装饰为美,这种独特审美观的形成,是花腰彝人所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导致;同时,她们喜欢在服饰上缀满银饰,以此来表现社会地位和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与异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其服饰文化也发生了...
【文章来源】: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01—花腰彝地区的生态环境作者摄于慕善村
图02—花腰彝祭龙仪式——接龙作者摄于慕善村
值得欣慰的是,从哨冲到龙武这一带,许多自然村都有文化活动室,当地人称为“公房”,如慕善村、水瓜冲村、莫侧甸、旧沙、坡头甸、龙平村、大寨、麻粟树、大练庄、育英村、他克苴村等 16 个文化活动室,可供当地的花腰彝人在闲暇之时自娱自乐。部分村寨还组图 03—花腰彝小学生在课堂上 图 04—课间广播体操作者摄于慕善村小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艺术的生存与传承——基于云南彝族、傣族两个村落的田野考察[J]. 魏美仙,蒋少华.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9(04)
[2]花腰彝服饰艺术初探[J]. 陈劲松.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9(02)
[3]《花腰新娘》中的民俗再现[J]. 贾玉洁. 电影文学. 2007(19)
[4]多重语境中的花腰傣服饰——以大沐浴为例的人类学解读[J]. 魏美仙.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7(03)
[5]花腰彝服饰的变化[J]. 普梅笑. 河池学院学报. 2007(04)
[6]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J]. 朱凌飞. 民族研究. 2007(01)
[7]石屏花腰彝民间文化传承的特性探析[J]. 李锦发.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8]彝族花腰服饰刺绣中的原始崇拜[J]. 车春玲. 今日民族. 2006(11)
[9]复制与定制:传统民族工艺的现代延展[J]. 李炎. 民族艺术研究. 2006(05)
[10]中国当代美学的转型:从美的本质探求到艺术的文化阐释[J]. 何明,吴晓.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硕士论文
[1]楚雄彝族服饰图案研究与现代运用探讨[D]. 申琳.昆明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14936
【文章来源】: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01—花腰彝地区的生态环境作者摄于慕善村
图02—花腰彝祭龙仪式——接龙作者摄于慕善村
值得欣慰的是,从哨冲到龙武这一带,许多自然村都有文化活动室,当地人称为“公房”,如慕善村、水瓜冲村、莫侧甸、旧沙、坡头甸、龙平村、大寨、麻粟树、大练庄、育英村、他克苴村等 16 个文化活动室,可供当地的花腰彝人在闲暇之时自娱自乐。部分村寨还组图 03—花腰彝小学生在课堂上 图 04—课间广播体操作者摄于慕善村小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艺术的生存与传承——基于云南彝族、傣族两个村落的田野考察[J]. 魏美仙,蒋少华.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9(04)
[2]花腰彝服饰艺术初探[J]. 陈劲松.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9(02)
[3]《花腰新娘》中的民俗再现[J]. 贾玉洁. 电影文学. 2007(19)
[4]多重语境中的花腰傣服饰——以大沐浴为例的人类学解读[J]. 魏美仙.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7(03)
[5]花腰彝服饰的变化[J]. 普梅笑. 河池学院学报. 2007(04)
[6]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J]. 朱凌飞. 民族研究. 2007(01)
[7]石屏花腰彝民间文化传承的特性探析[J]. 李锦发.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8]彝族花腰服饰刺绣中的原始崇拜[J]. 车春玲. 今日民族. 2006(11)
[9]复制与定制:传统民族工艺的现代延展[J]. 李炎. 民族艺术研究. 2006(05)
[10]中国当代美学的转型:从美的本质探求到艺术的文化阐释[J]. 何明,吴晓.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硕士论文
[1]楚雄彝族服饰图案研究与现代运用探讨[D]. 申琳.昆明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149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114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