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区域旅游经济时空分异演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21:33
在经济转型、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山西省提出了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旅游发展战略,山西旅游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通过基尼系数、绝对差异、相对差异、泰尔指数、水平梯度的测量和计算,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在时间上呈现出相对差异逐步缩小、总体旅游经济在空间上趋于分散的均衡发展趋势。通过对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基础设施及服务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与旅游收入的相关性分析,新阶段山西旅游经济的发展应以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导、以三大板块旅游发展战略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方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协调,缩小区域差异,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20,59(11)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山西省各市旅游外汇收入排序
图2 山西省各市旅游外汇收入排序从图4可以看出,山西省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出往中部集中的趋势。其主要表现就是晋中市的崛起和大同市的回落,入境旅游市场中心向太原市靠拢。2001—2008年,山西省入境旅游市场很明显的形成了太原市和大同市双核发展的局面,这两座城市的入境旅游市场经济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城市,2008年以后,大同市的优势逐步消失,晋中市的优势逐步突显,2014年,晋中市和太原市的双核新局面正式形成,并保持稳定,有进一步向晋中市和太原市集中的趋势。
在分析山西省区域旅游经济总体位序变化的基础上,借助泰尔指数进一步分析山西省区域旅游经济的总体差异及内部差异。通过式(7)、式(8)、式(9),对山西省各市的旅游总收入数据进行测算结果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区域内的差异是影响整体差异的主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山西省旅游经济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都在缩小。总体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在2001—2003年非常明显,但呈现出缩小的趋势,2004年差异出现了短暂的拉大,之后迅速恢复到之前的缩小态势中,这种缩小的趋势一直持续到2011年,之后差异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且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区域间差异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具体来看,2001—2011年,差异逐步缩小,在2010年降至较低水平后,差异开始以极小的幅度增加,2015年后,又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为了更进一步揭示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旅游经济空间格局演变,通过式(10)对2001—2018年山西省各市的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进行了D值测算,并运用ArcGIS软件生成了2001—2018年山西省区域旅游经济(图3)和入境旅游市场经济(图4)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化过程。从图3可以看出,趋势一:单核变双核。在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中,省会太原市的旅游经济一直优于其他城市的发展水平,2014年以前,太原市牢牢占据着山西省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2014年开始,太原市的这种优势逐渐下降,形成了太原市、晋中市双核领跑的局面。趋势二:南进北退。晋北地区三市中的忻州市和大同市,2012年以前旅游经济发展长期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忻州市,优势在2001年和2002年还非常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优势逐步消失,从2012年到2017年,这三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再也没有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尤其是朔州市,自始至终都远低于平均水平;反观晋南地区和晋东南地区的四市,从2005年开始,运城市的旅游经济就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并且表现得非常稳健,一直领先,临汾市和长治市也多次超过平均水平。2018年,临汾市和大同市分别自2011年和2012年以来首次超出全省平均水平,成为值得关注的新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旅游经济的时空分异及收敛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于秋阳,颜鑫. 华东经济管理. 2019(01)
[2]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QAP方法的考察[J]. 王俊,夏杰长. 旅游学刊. 2018(09)
[3]山西省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特征研究[J]. 王伟,王萍,车云凤,郝炜.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4]山西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J]. 曹鸿魁,王国梁. 对外经贸. 2017(06)
[5]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综合测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J]. 刘佳,王娟,陆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7(03)
[6]华东地区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时空特征研究[J]. 吕君丽,陈恩虎. 华东经济管理. 2016(07)
[7]山西省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分析[J]. 李青青,郑国璋.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8]京杭大运河沿线主要城市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及其预测[J]. 项宏建,李悦铮.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5(05)
[9]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演进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庄汝龙,叶持跃,马仁锋,宓科娜.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4(04)
[10]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经济时空分异演化[J]. 宓科娜,叶持跃,马仁锋,庄汝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博士论文
[1]湖北省旅游业的时空分异及空间治理研究[D]. 乔花芳.华中师范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山西省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D]. 李龙梅.陕西师范大学 2013
[2]山西旅游经济差异与空间发展模式研究[D]. 李元青.陕西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36042
【文章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20,59(11)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山西省各市旅游外汇收入排序
图2 山西省各市旅游外汇收入排序从图4可以看出,山西省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出往中部集中的趋势。其主要表现就是晋中市的崛起和大同市的回落,入境旅游市场中心向太原市靠拢。2001—2008年,山西省入境旅游市场很明显的形成了太原市和大同市双核发展的局面,这两座城市的入境旅游市场经济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城市,2008年以后,大同市的优势逐步消失,晋中市的优势逐步突显,2014年,晋中市和太原市的双核新局面正式形成,并保持稳定,有进一步向晋中市和太原市集中的趋势。
在分析山西省区域旅游经济总体位序变化的基础上,借助泰尔指数进一步分析山西省区域旅游经济的总体差异及内部差异。通过式(7)、式(8)、式(9),对山西省各市的旅游总收入数据进行测算结果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区域内的差异是影响整体差异的主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山西省旅游经济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都在缩小。总体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在2001—2003年非常明显,但呈现出缩小的趋势,2004年差异出现了短暂的拉大,之后迅速恢复到之前的缩小态势中,这种缩小的趋势一直持续到2011年,之后差异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且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区域间差异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具体来看,2001—2011年,差异逐步缩小,在2010年降至较低水平后,差异开始以极小的幅度增加,2015年后,又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为了更进一步揭示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旅游经济空间格局演变,通过式(10)对2001—2018年山西省各市的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进行了D值测算,并运用ArcGIS软件生成了2001—2018年山西省区域旅游经济(图3)和入境旅游市场经济(图4)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化过程。从图3可以看出,趋势一:单核变双核。在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中,省会太原市的旅游经济一直优于其他城市的发展水平,2014年以前,太原市牢牢占据着山西省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2014年开始,太原市的这种优势逐渐下降,形成了太原市、晋中市双核领跑的局面。趋势二:南进北退。晋北地区三市中的忻州市和大同市,2012年以前旅游经济发展长期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忻州市,优势在2001年和2002年还非常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优势逐步消失,从2012年到2017年,这三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再也没有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尤其是朔州市,自始至终都远低于平均水平;反观晋南地区和晋东南地区的四市,从2005年开始,运城市的旅游经济就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并且表现得非常稳健,一直领先,临汾市和长治市也多次超过平均水平。2018年,临汾市和大同市分别自2011年和2012年以来首次超出全省平均水平,成为值得关注的新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旅游经济的时空分异及收敛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于秋阳,颜鑫. 华东经济管理. 2019(01)
[2]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QAP方法的考察[J]. 王俊,夏杰长. 旅游学刊. 2018(09)
[3]山西省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特征研究[J]. 王伟,王萍,车云凤,郝炜.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4]山西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J]. 曹鸿魁,王国梁. 对外经贸. 2017(06)
[5]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综合测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J]. 刘佳,王娟,陆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7(03)
[6]华东地区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时空特征研究[J]. 吕君丽,陈恩虎. 华东经济管理. 2016(07)
[7]山西省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分析[J]. 李青青,郑国璋.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8]京杭大运河沿线主要城市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及其预测[J]. 项宏建,李悦铮.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5(05)
[9]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演进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庄汝龙,叶持跃,马仁锋,宓科娜.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4(04)
[10]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经济时空分异演化[J]. 宓科娜,叶持跃,马仁锋,庄汝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博士论文
[1]湖北省旅游业的时空分异及空间治理研究[D]. 乔花芳.华中师范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山西省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D]. 李龙梅.陕西师范大学 2013
[2]山西旅游经济差异与空间发展模式研究[D]. 李元青.陕西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36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136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