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论肌理在陶艺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发布时间:2021-04-13 23:26
  当代陶瓷艺术从传统功能走来,逐渐成为人类精神的物质化形式。它不断地探寻着材质表现性和外延性的无限可能,材质肌理表现能力的挖掘和创造成为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中材料与工艺要素的重要课题。从陶瓷作品的视觉角度看,作品形式创造不断地向自由多变以及个性方向发展,形式的自由唤醒了肌理痕迹的越发自由,从此,肌理一步步独立自主,从语言的辅助手段上升为艺术语言本身。陶瓷作品的造型逐渐偏离艺术表现的中心地位,精神直接与材质对话,情感直接由痕迹传达,这种对话与传达最终留下了注入丰富情感精神的物质痕迹。陶瓷肌理痕迹直接表达内容的功效慢慢超越了造型。因此,肌理的运用已经从作品装饰转到情感观念和人文价值的探究上。肌理在当代陶瓷艺术创作领域成为倍受艺术家们关注、使用、思考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承担着艺术创作中的物质载体的角色,同时已经演化为诉说情感丰富而有力的艺术语言,实现着物质材料自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家的观念。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肌理决定了当代陶瓷作品的存在。此外,丰富的陶瓷肌理和不同的创作手段在带给艺术家创作发挥的空间同时,也启发艺术家的灵感和创造力从而促进陶瓷艺术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材质对于创作者来说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 

【文章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肌理在陶艺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TeaPotJ明esMakins1992凸肌理

陶艺,茶具,当代艺术,视觉艺术


制模注浆成型在早期是用于日用产品设计制作中的,翻制出来的器形表面光滑线条流畅,但是人们并不满足于单一的效果。所以现在经常运用于对自然界各种美丽肌理的翻制,运用到陶艺创作里。例如:图2是一套陶艺茶壶。茶壶是由一块怪异的石头作为母体翻制出来并注浆成型,这种随性古朴的野趣艺术感觉,很难让人马上想象到作品是翻模制作的。烧成工艺,经历千年历史的发展,现在烧成工艺已经有很多种类了。如:还原烧成、氧化烧成、盐烧、柴烧、乐烧。这些不同烧成方式,能带来迥异的艺术肌理视效。在不同程度上拓宽并重新更新了人们对陶瓷艺术的感受。简单总体的概述就到这里,大家一定会发现,技术并不脱离艺术。反而,是技术不断的更新演化能极大程度的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力和提升陶艺作品形式的丰富性。杜夫海纳曾指出:“在艺术家身上,意义的发明也完全内在于情感与用之中,精神性完全内在于技术之中。所以,永远没有必要去贬低技术

作品,肌理,凹凸,样式


然成了人们首选的消费场所,所以从前那些传统的叫卖小摊位,正悄然地离开现代的生活环境。作者正是运用视觉肌理的模仿性能,为这些即将退出生图5陶艺册皿活舞台的场景做真实的记录。虽然只是一般逼真再现,可是作品肌理所表现的艺术文化的含义却是有深度的,耐人寻味。视觉肌理在陶瓷艺术作品中运用还有很多,例如:图5这件作品是外国陶艺家 BarbaraKnutson的一件陶瓷器皿作品,作品的器形根据直接仿制自然银杏叶脉的起伏,有着明显的凹凸陷落,器皿的把手和盖纽也都仿造叶片随风扭动的样式,整体的肌理形式赋予了陶艺器皿动态的视觉感。再如图6这件作品,作者直接将植株视的觉形象刻在器形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现代艺术陶瓷创作的灵魂——艺术家审美情趣的表达[J]. 赵雪琛,丁密金.  艺术教育. 2007(01)
[2]肌理在雕塑中的作用[J]. 杨勇智.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5(04)
[3]肌理 材料 美感——谈综合材料绘画肌理的价值取向[J]. 胡是平,李勇,刘权.  巢湖学院学报. 2002(02)
[4]把触感带入现代陶艺与陶瓷装饰语言中[J]. 陈健捷.  装饰. 2001(05)
[5]简述艺术创作中肌理的作用[J]. 宋继中.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7(03)



本文编号:3136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136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5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