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背景下政治不信任的形成因素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21-04-14 00:38
信任或者不信任的动态关系变化对于理解现代社会、社会关系和发展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信任可以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成功或者失败,但是旅游学者很少关注到信任话题。文章以广东汕尾红海湾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旅游发展背景下政治不信任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进一步通过空间实践影响旅游发展的过程。研究发现,政治不信任受到权力关系、收益成本感知、政治经济绩效、人际信任和文化导向5个因素的影响,是在特定的制度环境、社会互动和历史文化的复杂关系中交织形成的。政治不信任的存在,使得地方政府与地方社区之间拒绝社会交换以及社会资本的断裂,增加了旅游政策运行成本,延缓了旅游发展进程。研究一方面把政治信任理论视角引入国内旅游研究,另一方面修订和补充了旅游发展与政治信任的理论框架,并提出对政治信任研究的批判性思考。研究有助于推动从旅游管理"过程"的关注向旅游开发"起点"的关注,即政治信任问题一定程度上先天奠定了旅游发展的成功或失败,这为当下旅游开发中的善治问题提供了实践参考。
【文章来源】:旅游学刊. 2020,35(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研究框架
图1 研究框架红海湾案例对于研究“旅游发展与政治信任”话题特别有典型性的意义在于,地域文化维度对于政治信任的影响以及旅游发展重要性在红海湾经济发展某一阶段中的凸显。一方面,根植于汕尾地域文化的宗族观念塑造着人际关系,从而影响信任关系,并对政府治理过程产生作用。另外,潮汕商帮文化熏陶下的汕尾人也普遍具有敏锐的商业意识,眼界开阔,其行为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得更为明显,对于收益成本有着清醒的计算,这对社会交换过程中的信任形成是直接的。另一方面,红海湾政府自上而下正式推动旅游发展,也不过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政策导向,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这提供了一面“镜子”,地方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绩效表现如何影响着政治信任的形成,同时也叠加了先前的社会历史问题和地方文化等因素引发政治信任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治信任、人际信任与非传统政治参与[J]. 王思琦. 公共行政评论. 2013(02)
[2]政府信任的城乡比较[J]. 高学德,翟学伟. 社会学研究. 2013 (02)
[3]权力与信任:基于中国乡村社会的考察[J]. 胡鸣铎,牟永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4]中西政治信任比较与借鉴[J]. 马九福. 江汉论坛. 2007(06)
[5]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J]. 胡荣. 社会学研究. 2007(03)
[6]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J]. 张文宏. 社会学研究. 2003(04)
[7]社会资本理论述评[J]. 周红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05)
[8]“社会资本”理论述评[J]. 赵延东. 国外社会科学. 1998(03)
硕士论文
[1]英格尔哈特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述评[D]. 吕鸽.华东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36312
【文章来源】:旅游学刊. 2020,35(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研究框架
图1 研究框架红海湾案例对于研究“旅游发展与政治信任”话题特别有典型性的意义在于,地域文化维度对于政治信任的影响以及旅游发展重要性在红海湾经济发展某一阶段中的凸显。一方面,根植于汕尾地域文化的宗族观念塑造着人际关系,从而影响信任关系,并对政府治理过程产生作用。另外,潮汕商帮文化熏陶下的汕尾人也普遍具有敏锐的商业意识,眼界开阔,其行为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得更为明显,对于收益成本有着清醒的计算,这对社会交换过程中的信任形成是直接的。另一方面,红海湾政府自上而下正式推动旅游发展,也不过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政策导向,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这提供了一面“镜子”,地方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绩效表现如何影响着政治信任的形成,同时也叠加了先前的社会历史问题和地方文化等因素引发政治信任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治信任、人际信任与非传统政治参与[J]. 王思琦. 公共行政评论. 2013(02)
[2]政府信任的城乡比较[J]. 高学德,翟学伟. 社会学研究. 2013 (02)
[3]权力与信任:基于中国乡村社会的考察[J]. 胡鸣铎,牟永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4]中西政治信任比较与借鉴[J]. 马九福. 江汉论坛. 2007(06)
[5]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J]. 胡荣. 社会学研究. 2007(03)
[6]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J]. 张文宏. 社会学研究. 2003(04)
[7]社会资本理论述评[J]. 周红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05)
[8]“社会资本”理论述评[J]. 赵延东. 国外社会科学. 1998(03)
硕士论文
[1]英格尔哈特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述评[D]. 吕鸽.华东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36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136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