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分布及开发探析
发布时间:2021-07-05 21:10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余暇时间的增多,各类旅游活动蓬勃兴起,旅游业已成为各国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体育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而产生的具有旅游和体育特点的新型产业,并随着人们健康寓于娱乐意识的不断提升而升温。体育旅游成为一种经济现象,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欧美、日本等形成了巨大的市场。体育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加入WTO、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都将为体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01年国家旅游局成功推出的“中国体育健身游”主题旅游活动大力推进了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全面发展。中国近几年在体育旅游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体育旅游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本研究立足重庆,运用文献研究、逻辑法、调查访问等方法对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分布及开发中所涉及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重庆市现有及潜在体育旅游资源的调查、归纳,提出体育旅游分布地域结构,总结分析分布的特点,对重庆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法
1.4.2 调查访问法
1.4.3 实地考察法
1.4.4 逻辑分析法
1.5 研究内容
1.5.1 体育旅游资源及开发基本理论探讨
1.5.2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分布及特点研究
1.5.3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构建
1.5.4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体育旅游概念的界定
2.2 体育旅游类型的研究
2.3 体育旅游特征研究
2.4 体育旅游理论研究
3 几个相关概念的理解
3.1 体育旅游
3.1.1 体育旅游的概念
3.1.2 体育旅游的特征
3.1.3 体育旅游的分类及项目形式
3.2 体育旅游资源
3.2.1 体育旅游资源概念
3.2.2 体育旅游资源分类
3.3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
3.3.1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概念
3.3.2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3.3.3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4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分布及开发
4.1 重庆市旅游资源概况
4.1.1 重庆市自然旅游资源概况
4.1.2 重庆市人文旅游资源概况
4.2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4.2.1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特点
4.2.2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地域分布与开发
4.3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4.3.1 没有形成合理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4.3.2 开发粗放、发展无序,总体效益差
4.3.3 重点不突出,精品不精
4.3.4 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4.3.5 区域协调不够,缺乏资源整体优势
5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构建
5.1 构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意义
5.2 构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依据
5.2.1 以体育旅游者不同的需求为主体
5.2.2 以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为依托
5.2.3 以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条件为保证
5.3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产业类开发模式
5.3.2 资源类开发模式
6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6.1 更新观念,深化改革
6.2 建立建全合理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6.3 切入实际,搞好市场调研
6.4 实事求是,做好资源价值评估
6.5 整合资源,进行多元化开发
6.6 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6.7 深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推出特色体育旅游项目
6.8 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拓展参与体育旅游的客源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8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峡库区体育旅游市场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 王伟. 探索. 2006(05)
[2]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曹连众,高圆嫒.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6(02)
[3]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 韩忠培. 体育与科学. 2005(03)
[4]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 秦华奇,于素梅. 福建体育科技. 2005(01)
[5]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开发问题研究[J]. 于素梅,易春燕.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01)
[6]体育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 刘凯,柴新.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04)
[7]现代旅游资源观的思考[J]. 叶浪,杨继瑞.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4(Z1)
[8]四川参与性体育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J]. 邓明艳.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4(01)
[9]我国体育旅游现状及前景浅探[J]. 常华军,韩晓燕. 体育文化导刊. 2003(01)
[10]四川省体育旅游业发展与问题分析[J]. 柳伯力,张金桥,陈正.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06)
本文编号:3266830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法
1.4.2 调查访问法
1.4.3 实地考察法
1.4.4 逻辑分析法
1.5 研究内容
1.5.1 体育旅游资源及开发基本理论探讨
1.5.2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分布及特点研究
1.5.3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构建
1.5.4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体育旅游概念的界定
2.2 体育旅游类型的研究
2.3 体育旅游特征研究
2.4 体育旅游理论研究
3 几个相关概念的理解
3.1 体育旅游
3.1.1 体育旅游的概念
3.1.2 体育旅游的特征
3.1.3 体育旅游的分类及项目形式
3.2 体育旅游资源
3.2.1 体育旅游资源概念
3.2.2 体育旅游资源分类
3.3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
3.3.1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概念
3.3.2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3.3.3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4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分布及开发
4.1 重庆市旅游资源概况
4.1.1 重庆市自然旅游资源概况
4.1.2 重庆市人文旅游资源概况
4.2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4.2.1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特点
4.2.2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地域分布与开发
4.3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4.3.1 没有形成合理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4.3.2 开发粗放、发展无序,总体效益差
4.3.3 重点不突出,精品不精
4.3.4 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4.3.5 区域协调不够,缺乏资源整体优势
5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构建
5.1 构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意义
5.2 构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依据
5.2.1 以体育旅游者不同的需求为主体
5.2.2 以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为依托
5.2.3 以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条件为保证
5.3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产业类开发模式
5.3.2 资源类开发模式
6 重庆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6.1 更新观念,深化改革
6.2 建立建全合理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6.3 切入实际,搞好市场调研
6.4 实事求是,做好资源价值评估
6.5 整合资源,进行多元化开发
6.6 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6.7 深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推出特色体育旅游项目
6.8 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拓展参与体育旅游的客源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8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峡库区体育旅游市场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 王伟. 探索. 2006(05)
[2]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曹连众,高圆嫒.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6(02)
[3]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 韩忠培. 体育与科学. 2005(03)
[4]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 秦华奇,于素梅. 福建体育科技. 2005(01)
[5]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开发问题研究[J]. 于素梅,易春燕.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01)
[6]体育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 刘凯,柴新.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04)
[7]现代旅游资源观的思考[J]. 叶浪,杨继瑞.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4(Z1)
[8]四川参与性体育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J]. 邓明艳.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4(01)
[9]我国体育旅游现状及前景浅探[J]. 常华军,韩晓燕. 体育文化导刊. 2003(01)
[10]四川省体育旅游业发展与问题分析[J]. 柳伯力,张金桥,陈正.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06)
本文编号:3266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26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