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与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21 02:21
  以往对于城市旅游的研究多是将城市作为客源地和旅游通道,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研究较少,多侧重城市旅游形象及旅游开发与规划等方面,涉足城市群旅游目的地的研究则更少。中国已经或正在形成一批具有雏形的城市群,因此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中国发展较早且较为成熟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珠三角区域形态以及区域空间连接度、通达度进行了度量,分析了城市群旅游发展的空间等级结构和旅游流的空间组织,构建了城市群旅游目的地空间模型,得出珠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珠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发展与香港、澳门密不可分,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继续加强与香港和澳门的合作。泛珠三角概念的提出使得加强更大区域旅游合作显得更加必要。随着港澳深珠跨海大桥的修建,珠三角区域旅游空间格局将会得到进一步优化。 

【文章来源】:地理科学. 2008,(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与优化分析


珠江三角洲旅游空间组织图

现状图,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系统,三级


统、以珠海为中心的珠三角西部(含珠海、中山、江门)次级旅游系统;以其他各城市为结点的三级旅游系统(图2)。图2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三级旅游系统Fig. 2 Third class tourism system in ZhujiangRiverDelta1.5 珠三角区域旅游空间发展格局根据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实际及区内各城市的发展现状,本文构建了珠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空间发展模式(图3)。即以三个旅游圈为基础的点轴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两个核心发展轴”,即珠江三角洲核心城市广州与副核心城市深圳、珠海之间所形成的发展走廊。其中广深发展轴是整个珠江三角洲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发展轴,2006年广州与深圳旅游业收入总和占整个广东省的54. 76%,这条传统的发展轴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充当首要发展轴的角色。而广珠发展轴也在迅速崛起,特别随着粤港澳跨海大桥的修建,将不仅大力挖掘深珠发展轴的潜力

现状图,发展格局,区域空间,珠三角


根据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实际及区内各城市的发展现状,本文构建了珠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空间发展模式(图3)。即以三个旅游圈为基础的点轴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两个核心发展轴”,即珠江三角洲核心城市广州与副核心城市深圳、珠海之间所形成的发展走廊。其中广深发展轴是整个珠江三角洲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发展轴,2006年广州与深圳旅游业收入总和占整个广东省的54. 76%,这条传统的发展轴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充当首要发展轴的角色。而广珠发展轴也在迅速崛起,特别随着粤港澳跨海大桥的修建,将不仅大力挖掘深珠发展轴的潜力,也继续加快广珠发展轴的发展速度。“四条拓展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粤港澳大旅游区发展模式创新研究[J]. 董观志.  旅游学刊. 2004(04)
[2]论回归前后的粤港澳政府间关系——从集团理论的视角分析[J]. 陈瑞莲,杨爱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3]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 严春艳,甘巧林.  热带地理. 2003(04)
[4]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交通运输网络发展构想[J]. 周平德.  热带地理. 2002(04)
[5]珠江三角洲旅游城市一体化研究[J]. 郑坚强,黄伟雄,黄耀丽.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2(06)
[6]黄山旅游地域空间研究[J]. 朱力,郭城.  城市规划. 2002(12)
[7]旅游空间合作研究进展[J]. 尹贻梅,邢相勤,刘志高.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2(04)
[8]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 吴晋峰,包浩生.  地理科学. 2002(01)
[9]穗港澳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机制研究[J]. 阎小培,郭建国,胡宇冰.  地理研究. 1997(02)
[10]皖南旅游区布局研究[J]. 陆林.  地理科学. 1995(01)



本文编号:3448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448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c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