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民俗风情旅游展示研究 ——以陕北洛川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16 07:22
  民俗风情作为地域文化旅游不可缺少的部分,已逐渐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旅游类型和产品,日益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但民俗风情旅游作为一种正在发展的旅游产品,其展示形式和传达的文化信息还无法充分满足市场需求,也不利于这种旅游类型的快速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产品设计和组织环节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因此,本文提出民俗风情旅游展示这一概念,从其展示的理论基础与展示模式上构建展示理论体系,并以陕北洛川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民俗风情旅游的理论完善及其秩序性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本文的主要论点,有以下四个,首先,说明了民俗风情旅游展示的概念,阐明了它与民俗风情旅游开发的关系。民俗风情旅游展示“是在旅游产品开发这一环节,根据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类型、性质,设计能充分进行文化交流,使旅游者全面认识并尊重目的地文化的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并将这些具体的旅游产品、项目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它是民俗风情旅游开发的关键环节,属于旅游开发中的资源开发。其次,展示研究的基础是展示理论的构建,笔者从民俗风情旅游涉及到的民俗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学科中汲取民俗风情旅游展示所依托的理论,提炼出民俗文化构成、文化生态学、文...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民俗风情旅游展示研究 ——以陕北洛川县为例


毛麻绣

小吃,特色,洛川


图2毛麻绣图3特色小吃泥塑:泥塑最早来自于面花形式。杨梅英是现在洛川泥塑最有成就的民间艺人,她是上世纪70年代延安市文化馆举行的泥塑培训班的第一批学员。与其他学员不同,她没有因为当时的各种困难停止将泥塑艺术与本土结合的研究,而是不断探索,终于在洛川找到了理想的勃土,并且跳出面花模式,在泥塑的创作上独树一帜,使得作品的艺术性大大提高。她的作品内容与黄土高原的民俗紧密结合,如娃娃坐莲花、打整鼓、青蛙生子、子孙满堂等。面食、面花:洛川人民日常饮食素以面食为主,重主食而轻蔬菜,口味偏于辛辣。好酒好茶,粗粮细做,细粮巧做,颇具特色,符合北方人以面食为主的饮食习惯。在谷咀黄土情度假村,利用各种粗、细粮制作的洛川面食己发展为体现洛川饮食特色的主打产品。这些制作手法各异的面食有黄黄(硬糜子做)、软模、油糕、花糜模、苞谷模、椒叶(花椒叶)摸、画眉摸、油卷模、软面饼、荞面模、鸡血面、荞面恰恰铬、麦面恰铬、露鱼、老婆拢手巾,是洛川农妇们勤劳、灵巧的双手创造出的美味营养餐。面花:面花即花模,是洛川源上广泛流传的一种民

民俗风情旅游展示研究 ——以陕北洛川县为例


鳖鼓表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开发中的文化价值——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看文化商品化[J]. 张晓萍.  民族艺术研究. 2006(05)
[2]国外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问题研究述评[J]. 马晓京.  广西民族研究. 2006(03)
[3]浅析主题景区品牌的树立[J]. 杜晏,牟红.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07)
[4]旅游工艺品开发与民族文化商品化[J]. 廖杨.  贵州民族研究. 2005(03)
[5]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的真实性探析[J]. 任媛媛.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3)
[6]斯图尔德及其文化生态学理论[J]. 骆建建,马海逵.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2)
[7]生态博物馆理念及其在少数民族社区景观保护中的作用——以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J]. 刘沛林,Abby Liu,Geoff Wall.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02)
[8]内蒙古民俗旅游开发探讨[J]. 陈景辉,成艳彬.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05)
[9]文化生态:民俗风情旅游的开发[J]. 林美珍,吴建华.  福建地理. 2004(02)
[10]试论云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J]. 杨韫.  昆明大学学报. 2004(01)

硕士论文
[1]中国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 顾涛.广西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984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4984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1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