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时空耦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2 01:31
构建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对2008-2018年山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耦合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山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②山东省属于乡村振兴主导型耦合协调,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区域发展不均衡态势;③就时序性来说,山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耦合发展呈现阶段性和波动性,逐渐由低度耦合协调向中度耦合协调过渡,但尚未演化至良好耦合协调水平;④就空间异质性而论,山东省各市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耦合发展呈现差异性和区域性,各市的耦合协调组合状况与其经济水平、历史基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存在空间的对应性。
【文章来源】:地理科学. 2020,40(04)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2008-2018年山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穆凼觯?僮酆献?腋持捣ǎ?m、n系数分别取值为0.5。根据相关研究成果[24],将D划分为10个等级:0~0.09为极度失调;0.10~0.19为严重失调;0.20~0.29为中度失调;0.30~0.39为轻度失调;0.40~049为濒临失调;0.50~0.59为勉强协调;0.60~0.69为初级协调;0.70~0.79为中级协调;0.80~0.89为良好协调;0.90~1.00为优质协调。3山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时空耦合利用公式(1)~(4)可计算出2008-2018年山东全省及2017年山东16地市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系统的综合发展评价函数、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图1~4),并分析其耦合协调关系。33.1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水平1)综合发展水平时序曲线的特征。f(x)与g(y)有3种关系,即f(x)>g(y)、f(x)<g(y)和f(x)=g(y)。山东全省及各地级市的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水平可分为:乡村旅游滞后型[f(x)>g(y)]、乡村振兴滞后型[f(x)<g(y)]、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平稳型[f(x)=g(y)]。由图1可知,山东省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呈平稳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3%,2012年增长率甚至达到72.9%。可见,自2008年以来,山东农村的经济、环境、文化、设施、人民生活等方面均有所提升,乡村振兴建设初显成效,且有力支撑乡村旅游发展。这主要得益于自2005年起,山东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建设;2011年山东省启动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2013年国家启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过程中,山东省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尤其是2017年党的“十九
桓撸?对乡村振兴发展的贡献度较低,乡村振兴对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大于后者对前者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实质性改善。2)综合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的特征。根据山东省各市综合发展水平,将其划分为5类[25]:即f(x)、g(y)∈[0.4,0.5)为发展水平弱;f(x)、g(y)∈[0.5,0.6)为发展水平较弱;f(x)、g(y)∈[0.6,0.7)为发展水平一般;f(x)、g(y)∈[0.7,0.8)为发展水平较强;f(x)、g(y)∈[0.8,0.9)为发展水平强。图2显示,2017年山东省16个地市均表现为乡村旅游滞后型状态。首先,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总体表现一般。其中最高的潍坊为0.75,最低的日照仅为0.53;一线城市青岛,三线城市潍坊的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枣庄、东营、聊城等四线城市,城际差距明显,表明偏轻工业结构的城市走乡村振兴道路相对较为容易。其次,山东省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处于较弱等级。其中最高的济宁为0.73,最低的枣庄和聊城仅为0.33;济南、青岛、烟台等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一般。究其原因在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比较优势的作用:济南、青岛、烟台等属于旅游驱动型城市,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其他城市如聊城、淄博等是工业强市,乡村旅游发展缓慢。这表明旅游驱动型城市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从山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水平特征可知,两大系统呈现区域发展和城市发展不均衡态势,且发展层级的极化效应明显。因此,政府部门需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和规范,探索省内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才能全面提升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33.2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时序耦合山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系统耦合机制与协调发展研究——以湖南凤凰县为例[J]. 李志龙. 地理研究. 2019(03)
[2]吉林省生态旅游与旅游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研究[J]. 丛小丽,黄悦,刘继生. 地理科学. 2019(03)
[3]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耦合发展机制研究[J]. 何成军,李晓琴,曾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路径探析[J]. 宋慧娟,陈明. 经济体制改革. 2018(06)
[5]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演变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J]. 朱媛媛,甘依霖,曾菊新,孙璇. 地理科学. 2018(11)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J]. 银元,李晓琴.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05)
[7]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路径选择[J]. 蔡克信,杨红,马作珍莫. 农村经济. 2018(09)
[8]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分析[J]. 李二玲,崔之珍. 地理科学. 2018(09)
[9]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取向与实现机制研究[J]. 赵丽丽. 农业经济. 2018(08)
[10]乡村旅游开发: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振兴”的战略选择[J]. 向富华. 旅游学刊. 2018(07)
本文编号:3535754
【文章来源】:地理科学. 2020,40(04)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2008-2018年山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穆凼觯?僮酆献?腋持捣ǎ?m、n系数分别取值为0.5。根据相关研究成果[24],将D划分为10个等级:0~0.09为极度失调;0.10~0.19为严重失调;0.20~0.29为中度失调;0.30~0.39为轻度失调;0.40~049为濒临失调;0.50~0.59为勉强协调;0.60~0.69为初级协调;0.70~0.79为中级协调;0.80~0.89为良好协调;0.90~1.00为优质协调。3山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时空耦合利用公式(1)~(4)可计算出2008-2018年山东全省及2017年山东16地市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系统的综合发展评价函数、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图1~4),并分析其耦合协调关系。33.1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水平1)综合发展水平时序曲线的特征。f(x)与g(y)有3种关系,即f(x)>g(y)、f(x)<g(y)和f(x)=g(y)。山东全省及各地级市的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水平可分为:乡村旅游滞后型[f(x)>g(y)]、乡村振兴滞后型[f(x)<g(y)]、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平稳型[f(x)=g(y)]。由图1可知,山东省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呈平稳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3%,2012年增长率甚至达到72.9%。可见,自2008年以来,山东农村的经济、环境、文化、设施、人民生活等方面均有所提升,乡村振兴建设初显成效,且有力支撑乡村旅游发展。这主要得益于自2005年起,山东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建设;2011年山东省启动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2013年国家启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过程中,山东省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尤其是2017年党的“十九
桓撸?对乡村振兴发展的贡献度较低,乡村振兴对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大于后者对前者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实质性改善。2)综合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的特征。根据山东省各市综合发展水平,将其划分为5类[25]:即f(x)、g(y)∈[0.4,0.5)为发展水平弱;f(x)、g(y)∈[0.5,0.6)为发展水平较弱;f(x)、g(y)∈[0.6,0.7)为发展水平一般;f(x)、g(y)∈[0.7,0.8)为发展水平较强;f(x)、g(y)∈[0.8,0.9)为发展水平强。图2显示,2017年山东省16个地市均表现为乡村旅游滞后型状态。首先,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总体表现一般。其中最高的潍坊为0.75,最低的日照仅为0.53;一线城市青岛,三线城市潍坊的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枣庄、东营、聊城等四线城市,城际差距明显,表明偏轻工业结构的城市走乡村振兴道路相对较为容易。其次,山东省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处于较弱等级。其中最高的济宁为0.73,最低的枣庄和聊城仅为0.33;济南、青岛、烟台等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一般。究其原因在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比较优势的作用:济南、青岛、烟台等属于旅游驱动型城市,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其他城市如聊城、淄博等是工业强市,乡村旅游发展缓慢。这表明旅游驱动型城市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从山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水平特征可知,两大系统呈现区域发展和城市发展不均衡态势,且发展层级的极化效应明显。因此,政府部门需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和规范,探索省内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才能全面提升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33.2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时序耦合山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系统耦合机制与协调发展研究——以湖南凤凰县为例[J]. 李志龙. 地理研究. 2019(03)
[2]吉林省生态旅游与旅游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研究[J]. 丛小丽,黄悦,刘继生. 地理科学. 2019(03)
[3]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耦合发展机制研究[J]. 何成军,李晓琴,曾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路径探析[J]. 宋慧娟,陈明. 经济体制改革. 2018(06)
[5]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演变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J]. 朱媛媛,甘依霖,曾菊新,孙璇. 地理科学. 2018(11)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J]. 银元,李晓琴.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05)
[7]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路径选择[J]. 蔡克信,杨红,马作珍莫. 农村经济. 2018(09)
[8]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分析[J]. 李二玲,崔之珍. 地理科学. 2018(09)
[9]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取向与实现机制研究[J]. 赵丽丽. 农业经济. 2018(08)
[10]乡村旅游开发: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振兴”的战略选择[J]. 向富华. 旅游学刊. 2018(07)
本文编号:3535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535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