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故里景区旅游资源特色与产品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2 12:28
位于成都龙泉驿区的桃花故里景区,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是龙泉水蜜桃栽种发源地,景区内水蜜桃品种多、花期长、密度高,农业旅游资源是旅游区的主导性资源,旅游区农业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集中成片,关联性强,花果生产已形成产业优势;旅游区内水果、蔬菜等花色品种丰富,观赏性,参与性强,构成了其独特的景观优势,同时也是中国乡村诗歌之乡。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为旅游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品牌效益,农业产业化旅游已初具规模。随着景区准备申报国家AAAA级景区工作的开展,乡村旅游档次要不断提升,系统研究和探讨桃花故里景区旅游资源特色和产品开发,已是迫切需要。论文在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研究进展基础上,对桃花故里景区旅游资源系统、产品开发、资源保护进行了探讨,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对桃花故里景区的区域地质背景与旅游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包括区位条件,区域构造,地层及岩性,地貌特征,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概况等。(2)首次对桃花故里景区旅游资源进行了资源分类,划分出5个主类,15个亚类,27个基本类型,主要的旅游资源类型有地文、生物景观,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其中以花果及节庆赛事旅游资源为主,...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桃花故里景区区位关系图
1 草山断层 2 金鸡寺断层 3 龙泉驿断层 4 三星场断层 5 镇阳场断层 6 新桥镇断层 7 兴乡断层 8 红花塘断层 9久隆场断层 10 尖尖山断层 11 马鞍山断层 12 文公场断层 13 仁寿断层图 2-3 桃花故里景区区域构造地质图(据王伟涛等,2008)
1 草山断层 2 金鸡寺断层 3 龙泉驿断层 4 三星场断层 5 镇阳场断层 6 新桥镇断层 7 兴乡断层 8 红花塘断层 9久隆场断层 10 尖尖山断层 11 马鞍山断层 12 文公场断层 13 仁寿断层图 2-3 桃花故里景区区域构造地质图(据王伟涛等,200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龙泉山断裂带变形特征及其活动性初步研究[J]. 王伟涛,贾东,李传友,郑文俊,魏占玉. 地震地质. 2008(04)
[2]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SWOT-PEST分析[J]. 崔瑞华,王泽宇,于文谦.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7(03)
[3]从国际生态旅游的发展看神农架开发对策[J]. 张立明. 世界地理研究. 2007(01)
[4]四川白水河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 张黎明,张强,李兴贵,胡大明,陈旭,罗秀海. 四川动物. 2007(01)
[5]都市郊区生态旅游地规划与开发的核心理念[J]. 汪升华,陈田,刘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01)
[6]生态旅游地发展的模型研究[J]. 徐红罡. 旅游学刊. 2006(08)
[7]龙泉山断裂带地震活动性浅析[J]. 徐水森,任寰,宋杰. 四川地震. 2006(02)
[8]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 卢小丽,武春友,Holly Donohoe. 旅游学刊. 2006(02)
[9]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思考[J]. 余昌国.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05(01)
[10]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思考[J]. 余昌国.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05 (01)
硕士论文
[1]浅议我国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D]. 何婉.华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46385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桃花故里景区区位关系图
1 草山断层 2 金鸡寺断层 3 龙泉驿断层 4 三星场断层 5 镇阳场断层 6 新桥镇断层 7 兴乡断层 8 红花塘断层 9久隆场断层 10 尖尖山断层 11 马鞍山断层 12 文公场断层 13 仁寿断层图 2-3 桃花故里景区区域构造地质图(据王伟涛等,2008)
1 草山断层 2 金鸡寺断层 3 龙泉驿断层 4 三星场断层 5 镇阳场断层 6 新桥镇断层 7 兴乡断层 8 红花塘断层 9久隆场断层 10 尖尖山断层 11 马鞍山断层 12 文公场断层 13 仁寿断层图 2-3 桃花故里景区区域构造地质图(据王伟涛等,200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龙泉山断裂带变形特征及其活动性初步研究[J]. 王伟涛,贾东,李传友,郑文俊,魏占玉. 地震地质. 2008(04)
[2]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SWOT-PEST分析[J]. 崔瑞华,王泽宇,于文谦.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7(03)
[3]从国际生态旅游的发展看神农架开发对策[J]. 张立明. 世界地理研究. 2007(01)
[4]四川白水河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 张黎明,张强,李兴贵,胡大明,陈旭,罗秀海. 四川动物. 2007(01)
[5]都市郊区生态旅游地规划与开发的核心理念[J]. 汪升华,陈田,刘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01)
[6]生态旅游地发展的模型研究[J]. 徐红罡. 旅游学刊. 2006(08)
[7]龙泉山断裂带地震活动性浅析[J]. 徐水森,任寰,宋杰. 四川地震. 2006(02)
[8]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 卢小丽,武春友,Holly Donohoe. 旅游学刊. 2006(02)
[9]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思考[J]. 余昌国.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05(01)
[10]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思考[J]. 余昌国.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05 (01)
硕士论文
[1]浅议我国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D]. 何婉.华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46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546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