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与文化协调互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8 09:55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生态旅游,作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实践形式,其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和功能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满足了游客新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外取得了迅猛发展。生态旅游的发展,一方面在为旅游地乃至整个旅游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社会问题,加剧了环境的耗损和地方特色的消失,在实践上没有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文化、社会、环境、政治等众多因素,并需要该系统内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经济和文化作为该系统内的两个重要影响因子,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前者是物质基础,后者是核心和灵魂,他们的协调互动发展对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本论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旅游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为依据,从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自身体现的特征出发,以经济与文化的协调互动为切入点,探讨两者在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把文化自身的特质与经济现象、经济自身的规律结合起来,来解释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些现象。这一尝试在一定程...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可持续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
三、和谐社会发展观
四、经济文化新兴边缘科学的兴起
第二节 本论题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回顾
二、国内相关研究回顾
第三节 关键词解析
一、生态旅游
二、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与文化
四、协调互动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问题分析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经济属性
一、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性
二、旅游客源地的经济性
三、旅游联合体及其他相关主体的经济性
第二节 经济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关系
一、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二、经济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生态旅游之间有序互动的对策
一、改变观念,辩证把握两者关系
二、辩证把握保护与发展之关系
三、协调好利益相关者之关系
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旅游业综合效益
第三章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文化问题阐释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文化属性
一、旅游参与主体的文化属性
二、旅游客体的文化属性
第二节 文化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生态旅游发展对文化的影响
二、文化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提升文化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互动关系之举措
一、正确处理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之关系
二、加强对参与主体的教育培训
三、充分利用文化优势推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与文化协调互动问题研究
第一节 旅游经济与旅游文化关系
一、旅游业发展中的经济和文化的辨证关系
二、旅游经济与文化在实践中的冲突和矛盾
第二节 旅游经济与旅游文化协调互动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一、旅游产业发展观的落后
二、后续发展和保护资金的不足
三、经营管理体制上的缺陷
四、经营管理水平上的低下
五、旅游规划科学理念的缺乏
第三节 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经济与文化协调互动的对策
一、目标导向上真正做到三大效益相统一
二、生态旅游实践中加强对旅游承载力的科学确定和管理
三、产品设计开发中注重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利用
四、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与管理
五、加强生态教育与法规建设
六、强化资源有限、知识有价的意识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与科学发展观[J]. 李爱萍. 求实. 2005(S1)
[2]论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的“仆从化”趋势与对策[J]. 李春颖,吴建华. 福建地理. 2005(02)
[3]旅游影响研究进展[J]. 王子新,王玉成,邢慧斌. 旅游学刊. 2005(02)
[4]试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以武夷山为例[J]. 陈金华,李洪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1)
[5]旅游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J]. 刘江. 技术与市场. 2005(02)
[6]生态文化理念与我国古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赵美英. 生产力研究. 2005(02)
[7]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水满村的事例[J]. 良警宇.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8]文化生态村:四川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J]. 黄萍,杜通平,李贵卿,赖兵. 农村经济. 2005(01)
[9]旅游业的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J]. 全锐,张宏程. 商业研究. 2005(02)
[10]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模式研究[J]. 佟敏,黄清. 学习与探索. 2004(06)
本文编号:3651437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可持续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
三、和谐社会发展观
四、经济文化新兴边缘科学的兴起
第二节 本论题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回顾
二、国内相关研究回顾
第三节 关键词解析
一、生态旅游
二、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与文化
四、协调互动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问题分析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经济属性
一、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性
二、旅游客源地的经济性
三、旅游联合体及其他相关主体的经济性
第二节 经济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关系
一、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二、经济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生态旅游之间有序互动的对策
一、改变观念,辩证把握两者关系
二、辩证把握保护与发展之关系
三、协调好利益相关者之关系
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旅游业综合效益
第三章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文化问题阐释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文化属性
一、旅游参与主体的文化属性
二、旅游客体的文化属性
第二节 文化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生态旅游发展对文化的影响
二、文化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提升文化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互动关系之举措
一、正确处理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之关系
二、加强对参与主体的教育培训
三、充分利用文化优势推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与文化协调互动问题研究
第一节 旅游经济与旅游文化关系
一、旅游业发展中的经济和文化的辨证关系
二、旅游经济与文化在实践中的冲突和矛盾
第二节 旅游经济与旅游文化协调互动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一、旅游产业发展观的落后
二、后续发展和保护资金的不足
三、经营管理体制上的缺陷
四、经营管理水平上的低下
五、旅游规划科学理念的缺乏
第三节 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经济与文化协调互动的对策
一、目标导向上真正做到三大效益相统一
二、生态旅游实践中加强对旅游承载力的科学确定和管理
三、产品设计开发中注重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利用
四、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与管理
五、加强生态教育与法规建设
六、强化资源有限、知识有价的意识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与科学发展观[J]. 李爱萍. 求实. 2005(S1)
[2]论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的“仆从化”趋势与对策[J]. 李春颖,吴建华. 福建地理. 2005(02)
[3]旅游影响研究进展[J]. 王子新,王玉成,邢慧斌. 旅游学刊. 2005(02)
[4]试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以武夷山为例[J]. 陈金华,李洪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1)
[5]旅游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J]. 刘江. 技术与市场. 2005(02)
[6]生态文化理念与我国古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赵美英. 生产力研究. 2005(02)
[7]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水满村的事例[J]. 良警宇.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8]文化生态村:四川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J]. 黄萍,杜通平,李贵卿,赖兵. 农村经济. 2005(01)
[9]旅游业的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J]. 全锐,张宏程. 商业研究. 2005(02)
[10]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模式研究[J]. 佟敏,黄清. 学习与探索. 2004(06)
本文编号:3651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651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