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7 04:16

  本文关键词: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差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入境旅游规模差异 位序规模 有序差异 影响因素 湖北省


【摘要】:区域旅游差异是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它是区域内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区域旅游差异的存在和变化会对社会、经济及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随着旅游产业的经济作用不断增强,各地竞相发展旅游业,区域旅游差异问题日益显著,地区旅游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受到阻碍。因此,对区域旅游差异的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引导区域旅游产业合理发展。本文基于区域发展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以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为切入点,采用测度区域差异的相关指标、首位度、位序规模、有序差异度对湖北省17个市州入境旅游规模差异进行深入研究,对产生入境旅游规模差异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得出以下结论:(1)2004-2013年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总体差异较大,且不断增大。其中入境旅游规模的绝对差异具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而相对差异发展趋势较为稳定。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高度集中在前6位市州,且各市州之间差异很大,入境旅游市场竞争较小。(2)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的内部差异显著。近十年,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的市际差异很大且差异趋势较为稳定。从地带来看,区域内差异较区域间差异大,说明区域内差异是形成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区域内差异在不断缩小,而区域间差异在不断增大。在区域内差异中,武汉城市圈贡献率大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贡献率,且武汉城市圈贡献率在增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贡献率在缩小,说明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差异主要由武汉城市圈内部差异造成。(3)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符合并日益接近等级规模分布模型。位序特征上,2004-2013年大部分相同位序的市州的入境旅游规模都有所增长,少数有所下降,且第1位城市与第2位城市差距显著并有扩大趋势。位序变化上,少数市州入境旅游规模位序处于稳定状态,大部分市州位序波动幅度较大。等级规模特征上,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的首位度十分显著。但入境旅游规模与位序拟合程度较高,符合位序规模分布。(4)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的有序差异度小于实际差异度。在理想的捷夫模型下得出的理想差异系数均在合理阀值内。在位序-规模分布下衡量差异远小于在绝对均衡下衡量差异,有序差异小于绝对差异。有序差异与实际差异的发展趋势一致,进一步验证了用有序差异度来衡量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的合理性。(5)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差异的5大影响因素:区域经济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区域交通设施、政府产业政策。提出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制定合理产业政策等促进湖北省入境旅游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文章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由于选取数据的时间段较短,难以全面反映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差异的变化过程;仅选取入境旅游收入来衡量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差异,比较分析的层次不是很广泛和深入;只选取了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因素,未能对影响入境旅游规模差异的因素做出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整理;在对策研究中,未深入和细化所提出的策略。
【关键词】:入境旅游规模差异 位序规模 有序差异 影响因素 湖北省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23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2-14
  • 1.1.1 选题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4-20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8
  • 1.2.3 湖北省研究现状18-19
  • 1.2.4 研究综述19-20
  • 1.3 研究设计20-23
  • 1.3.1 研究内容20
  • 1.3.2 研究方法20-21
  • 1.3.3 研究目标21-22
  • 1.3.4 技术路线22-23
  • 2 理论基础23-27
  • 2.1 区域发展理论23
  • 2.2 非均衡增长理论23-25
  • 2.2.1 发展极理论23-24
  • 2.2.2 循环累积因果论24
  • 2.2.3 中心-外围理论24-25
  • 2.3 产业竞争理论25-27
  • 2.3.1 比较优势理论25-26
  • 2.3.2 竞争优势理论26-27
  • 3 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27-30
  • 3.1 数据来源27
  • 3.2 分析方法27-30
  • 3.2.1 总体差异分析方法27-28
  • 3.2.2 内部差异分析方法28-29
  • 3.2.3 等级规模分析方法29-30
  • 4 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差异定量研究30-45
  • 4.1 总体差异计算与分析31-32
  • 4.2 内部差异计算与分析32-37
  • 4.2.1 内部差异的整体特征32-35
  • 4.2.2 内部差异贡献率比较35-36
  • 4.2.3 内部差异的分离程度36-37
  • 4.3 等级规模计算与分析37-42
  • 4.3.1 等级规模引入37
  • 4.3.2 位序特征分析37-39
  • 4.3.3 等级规模分析39-42
  • 4.4 有序差异度计算与分析42-44
  • 4.4.1 有序差异度提出42
  • 4.4.2 有序差异度特征42-44
  • 4.5 本章小结44-45
  • 5 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差异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45-56
  • 5.1 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差异影响因素分析45-50
  • 5.1.1 经济发展水平45-46
  • 5.1.2 旅游资源禀赋46-48
  • 5.1.3 区域交通条件48-49
  • 5.1.4 政府产业政策49-50
  • 5.2 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协调发展对策50-56
  • 5.2.1 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旅游资源50-51
  • 5.2.2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51-52
  • 5.2.3 正视区域旅游差异,加强区域旅游合作52-54
  • 5.2.4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制定合理产业政策54-56
  • 6 结论与展望56-58
  • 6.1 主要结论56-57
  • 6.2 不足与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一玮;对入境旅游消费结构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04年07期

2 周玉翠,陆玉麒,李经龙;我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J];特区经济;2005年09期

3 蒋存虎;;关于我国入境旅游收入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30期

4 杨建明;;福建省入境旅游时空发展格局探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李飞;;辽宁入境旅游研究[J];科技资讯;2008年08期

6 殷书炉;杨立勋;;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教育;2009年01期

7 谢莲花;甘永萍;;广西入境旅游基本特征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8 雷平;;构建中国入境旅游景气指数刻不容缓[J];旅游学刊;2009年06期

9 程勇;刘晓芳;;乐山入境旅游的社会学分析[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10 傅云新;杜轶凤;;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入境旅游国际产业竞争力研究[J];特区经济;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洁;;入境旅游流变化的惯性与风险规避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管开宇;蒲英霞;黎新亮;;江苏省入境旅游人流量地级市尺度空间分布及其机制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法建;张捷;陈冬冬;;基于网络分析的中国入境旅游流特征及动因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张毓;孙根年;;东部沿海入境旅游发展的时间同步性及区域响应[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振亭;马耀峰;李君轶;刘宏盈;;基于功能分析的我国入境旅游流区域差异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张凌云;庞世明;孙琼;;2011年北京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A];2012年首都旅游产业研究报告[C];2012年

7 张建融;左红丽;;加强系统培训 发展入境旅游[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8 冷显鹏;;环渤海沿海地区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特征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魏颖;马耀峰;张佑印;;我国长三角地区入境旅游流西向转移规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胡柏叶;孙静春;常琳;;汇率波动对上海市入境旅游需求影响研究[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四川省旅游局;政府主导加快入境旅游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龚;澳大利亚入境旅游创新高[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王兴斌;打好入境旅游转型攻坚战[N];中国旅游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陈富钢;日本采取措施促入境旅游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张义杰;我省依托营销联盟发展入境旅游[N];河北日报;2013年

6 陈涛;我省入境旅游形势喜人[N];安徽经济报;2005年

7 新胜;我国入境旅游增势强劲[N];中国旅游报;2000年

8 马莉;中欧协议为入境旅游助力[N];国际商报;2003年

9 记者 马振华;西藏入境旅游逐步升温[N];光明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周岩森;入境旅游蛋糕何时能够做大[N];河南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庞闻;中国入境旅游流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角色定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玉娟;基于双对数线性模型的中国入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李振亭;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关联度及经济协调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董亚娟;供需视角下入境旅游流驱动与城市目的地响应耦合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宏盈;中国长三角入境旅游流西向梯度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现红;中国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驱动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乃源;延边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杜美龄;西安市旅游业发展及经济拉动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陈坤芳;六大城市入境旅游流与旅游目的地耦合发展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盼;湖北省入境旅游时空格局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何峰;山西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实证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6 游文静;四川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影响因素分析[D];西华大学;2015年

7 杨礼娟;我国入境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及其驱动因子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8 傅雨晴;长三角入境旅游发展省际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9 张厚雄(NICHOLAS CHANG);基于引力模型的毛里求斯入境旅游实证分析[D];东华大学;2016年

10 张佳佳;我国沿海城市群入境旅游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79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579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b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