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选题:精准扶贫 + 扶贫政策 ; 参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摘要】:基于精准扶贫入户调查第一手数据,从农户所处地区、个体特征、家庭收入特征、贫困状况及其与扶贫政策的相关度5个维度,借助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考察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基本满意",对当地扶贫政策落实满意度较高,但也对政策完善心存期待;陕南地区的贫困农民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较高;农民对减贫政策的知晓度、参与度及受益度与其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不仅是"利民"之举,也是"利国"之举,能极大增强贫困农户对国家政权合法性和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认同。在制定和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时,要从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与政策的相关性着手,以"农民知不知道、需不需要、参不参加、满不满意"为扶贫开发的出发点和工作成效的依据,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受益权和评价权,以持续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Abstract]:Based on the first-hand data from the household survey of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from the five dimensions of the farmers' area,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household income characteristics, poverty status and its relevance to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and with the help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relevant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farmers' satisfaction with the precision poverty reduction polic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t is found that farmers are "basically satisfied" with the policy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have a high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local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but also have high expectations for policy improvement, and poor farmers in southern Shaanxi have a higher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Farmers' awareness, participation and benefit of poverty reduction policie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poverty reduction policies. It is not only "good for the people" but also "good for the country" to carry out the policy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which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recognition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state power and the credibility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When formulat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policy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we should start wit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armers, especially poor farmers, and the policy, in order to "do the farmers know, whether they need, whether they participate?" Whether or not satisfied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basis of work effect, and guarantees farmers' right to know, participate, benefit and evaluate,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overcoming poverty."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6SZYB24)
【分类号】: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得桂;党国英;张正芳;;精准扶贫与基层治理:移民搬迁中的非结构性制约[J];西北人口;2016年06期
2 党国英;;贫困类型与减贫战略选择[J];改革;2016年08期
3 李群峰;;权力结构视域下村庄层面精准扶贫瞄准偏离机制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4 何得桂;党国英;杨彦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结构性制约及超越——基于陕南移民搬迁的实证分析[J];地方治理研究;2016年01期
5 孔德斌;;精准扶贫对贫困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H省Z村的驻村扶贫工作实践[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6 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7 邓小海;曾亮;罗明义;;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J];生态经济;2015年04期
8 王和顺;;广东省精准扶贫经验及对我区的启示[J];北方经济;2014年11期
9 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年06期
10 顾仲阳;;精准扶贫,不撒胡椒面[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4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一鸣;;精准扶贫为新时期中国扶贫格局带来新变化[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2 邓圣耀;韦浩;邓鸽;;广东“精准扶贫”成全国经验[N];南方日报;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承伟;;深化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2 高飞;向德平;;社会治理视角下精准扶贫的政策启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3 杨秀丽;徐百川;;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村民自治能力提升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4 汪磊;许鹿;汪霞;;大数据驱动下精准扶贫运行机制的耦合性分析及其机制创新——基于贵州、甘肃的案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7年03期
5 章昌平;林涛;;“生境”仿真:以贫困人口为中心的大数据关联整合与精准扶贫[J];公共管理学报;2017年03期
6 常贵蒋;;广西隆林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情况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14期
7 薛志鹏;;对精准扶贫现状的反思及路径探析[J];智富时代;2017年07期
8 王高合;童志超;;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以景东职业高级中学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年07期
9 曹军会;何得桂;朱玉春;;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10 严胜男;金泽虎;;以进出口贸易助力农村精准扶贫的效应与对策——基于安徽省无为县的实证分析[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得桂;党国英;;西部山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偏差研究——基于陕南的实地调查[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2 何得桂;党国英;杨彦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结构性制约及超越——基于陕南移民搬迁的实证分析[J];地方治理研究;2016年01期
3 贺东航;牛宗岭;;精准扶贫成效的区域比较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11期
4 李祖佩;;项目制基层实践困境及其解释——国家自主性的视角[J];政治学研究;2015年05期
5 邢成举;;村庄视角的扶贫项目目标偏离与“内卷化”分析[J];江汉学术;2015年05期
6 赵海乐;;权力结构视角下的资源利益分化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7 何得桂;钟小荣;曾昌俭;;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避灾移民搬迁政策的双重作用——基于陕南移民工程的分析[J];老区建设;2015年16期
8 何得桂;董倩倩;曾昌俭;;秦巴山区避灾移民搬迁政策执行的效应分析[J];西部学刊;2015年08期
9 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08期
10 何得桂;党国英;;西部山区避灾移民搬迁政策执行偏差及其影响研究——以陕南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现行扶贫政策面临重大调整 下半年将进行全面评估[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19期
2 李俊杰;李海鹏;;民族地区农户多维贫困测量与扶贫政策创新研究——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张国祥 ,邱晓玲;完善扶贫政策的几点建议[J];老区建设;1990年09期
4 周彬彬;我国扶贫政策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1991年10期
5 郭浴阳;扶贫政策和扶贫体制[J];浙江学刊;1992年05期
6 刘福荣;关于政府扶贫政策调整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J];老区建设;1992年03期
7 陈伯平,,杨家容,张秀萍;扶贫政策和策略待重塑和转轨[J];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08期
8 张伟群;试论贫困地区的农民问题与新时期扶贫政策的调整[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9 汪三贵;“第三届贫困与扶贫政策研讨会”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04期
10 齐顾波;政策干预与性别公平——扶贫政策对性别公平的影响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本固;;突出扶持重点 着力提高贫困群众发展能力[A];贵州推进扶贫开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陆铭;张爽;章元;;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新挑战:市场化削弱了社会资本的作用?[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3 毕文纲;;浅析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契约关系[A];2006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七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文婧;扶贫政策应在“热烈祝贺”中改革[N];沈阳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李慧莲 赵海娟 李健;多措并举力促精准扶贫政策如“期”落地[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3 本报评论员 庹新岗;扶贫政策要防“养懒汉”[N];长沙晚报;2014年
4 特约记者 罗春雷;抢抓国家扶贫政策机遇 望谟五年扶贫成效显著[N];黔西南日报;2014年
5 丁厚勤;扶贫政策好 群众笑开颜[N];菏泽日报;2007年
6 赵天清;扶贫政策与实践官员研修班成员莅同[N];大同日报;2008年
7 记者 呼布庆;扶贫政策与实践中亚官员研修班成员到我市考察[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8年
8 木子;改革扶贫政策 制止“以贫为荣”[N];中国信息报;2012年
9 郭文婧;扶贫政策应在“祝贺”中反思[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王海峰;坚持正确导向 用足扶贫政策[N];哈密日报(汉);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俏奇;我国扶贫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2 安妮;动员式扶贫政策的理论评估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杨帅;怀化市扶贫政策实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黎沙;我国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对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5 阮光辉;越南谅山省扶贫政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6 张岩;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7 魏艳;公共行政中扶贫政策的区域研究[D];延安大学;2016年
8 张丽杰;县级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9 陈瑕;四川林区农户多维贫困问题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10 庄曙光;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研究[D];深圳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097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097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