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户生计多样性发展阶段研究——基于脆弱性与适应性维度

发布时间:2018-12-09 14:09
【摘要】:为了观察农户生计活动复杂化过程,分析弹性在可持续生计中发挥的作用,推动扶贫开发战略从识别贫困人口向防御贫困转变,本文采用曲线拟合、核密度函数非参数估计算法等实证研究方法,利用陕西省安康农户生计与环境调查数据,基于脆弱性、适应性维度对农户生计多样性发展阶段进行了识别、划分,系统分析了弹性在农户、社区不同尺度上、阶段上对于农户生计脆弱性与适应性的作用过程。研究发现:生计多样性发展阶段随尺度有所不同,随着适应性提高,在社区尺度上,生计活动多样性指数先增加后减小,在农户尺度上,则是先减小后增加;农户生计活动存在高脆弱性、低适应性的尝试阶段,在经历了这个阶段之后,伴随着农户适应性的提高,脆弱性会同时增加;在社区尺度上,弹性作用下伴随着收入提高,脆弱性会逐步降低,在农户尺度上,弹性作用下伴随着收入提高,生计活动脆弱性会提高,形成"高风险、高收益"的情况。研究发现说明农户、社区存在着"多样性尝试"发展阶段,在一定尺度上保持适度脆弱性有利于社区、地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联系不同尺度生计活动脆弱性、适应性的关键,农户在这个阶段完成生计多样性水平专业化过程,社区在这个阶段形成地区特色的生计活动。扶贫开发工作应把握好这一时机,提高工作措施效果和绩效。在扶贫开发工作实践中,在目标制定上不仅需要考虑收入因素,还需要考虑生计活动复杂性因素,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多样性尝试"发展时机,同时主动开展替代生计研究、落实工作,提高贫困防御能力,推动农户、社区可持续发展。
[Abstract]:In order to observe the complicated process of farmers' livelihood activities, analyze the role of elasticity in sustainable livelihood,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from identifying poor people to defending poverty, this paper adopts curve fitting. Based on the data of household livelihood and environment survey in Ankang, Shaanxi Province, based on vulnerability and adaptive dimension, the development stages of farmers' livelihood diversity are identified and divided by using the kernel density function nonparametric estimation algorithm and other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The effects of elasticity on the vulner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of farmers' livelihood in different scales and in different stages ar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It i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livelihood diversity varies with the scale,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adaptability, the diversity index of livelihood activities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on the scale of farmers, and then increases on the scale of farmers. Farmers' livelihood activities have high vulnerability and low adaptability. After experiencing this stage, the vulnerability will increase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farmers' adaptability. On the community scale, the vulnerability will gradually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income under the elastic action. In the scale of farmers, the vulnerability of livelihood activities will b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income under the elastic ac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high risk and high income" will be form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farmers and communities have a "diversity trial"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keeping moderate vulnerability on a certain scale is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ies and regions, as a key to the vulner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of livelihood activities on different scales. Farmers completed the specialization process of livelihood diversity level in this stage, and the community forme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livelihood activities in this stage. The work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should grasp this opportunity and improve the effect and performance of the work measures. In the practice of pro-poor development, there is a need to take into account not only the income factor but also the complexity of livelihood activities,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diversity tri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to initiate alternative livelihood research, Carry out the work, improve the poverty defense ability, promote peasant household, commun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途径、减贫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南为例”(批准号:71573205);“生态扶贫政策下西部贫困山区生态与生计耦合机制及减贫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陕南移民搬迁工程为例”(批准号:71673219) 摩尔基金会项目“Linking natural capital and human well-being:a practical new framework,tools and applications”(批准号:3453)
【分类号】: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杜娟;郭鹏;;基于脆性联系熵的项目组合脆性风险分析[J];管理学报;2015年10期

2 杨龙;汪三贵;;贫困地区农户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10期

3 叶兴庆;程郁;;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国情国力;2015年09期

4 马晓倩;;基于农户收入多样性分析干旱恢复力——以甘肃省榆中县北部山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23期

5 杨龙;汪三贵;支婷婷;梁晓敏;;贫困地区农户的波动性风险和脆弱性分解——基于四省农户调查的面板数据[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6 张丙乾;李小云;;经营农户生计系统脆弱性分析——以三江平原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08期

7 阎建忠;喻鸥;吴莹莹;张镱锂;;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脆弱性评估[J];地理科学;2011年07期

8 吴红梅;金鸿章;;基于熵理论复杂系统的脆性[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9 万金红;王静爱;刘珍;贾慧聪;高路;高立龙;张峰;;从收入多样性的视角看农户的旱灾恢复力——以内蒙古兴和县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08年01期

10 陈传波;;农户多样化选择行为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永茂;李树茁;;农户生计多样性发展阶段研究——基于脆弱性与适应性维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07期

2 刘新卫;杨华珂;;贵州省土地整治促进脱贫攻坚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贵州农业科学;2017年05期

3 何艳冰;黄晓军;杨新军;;西安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评价[J];经济地理;2017年04期

4 刘永茂;李树茁;;农户生计多样性弹性测度研究——以陕西省安康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7年04期

5 刘春艳;;基于农户视角的内蒙古农业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06期

6 倪虹;彭继权;;内蒙古城乡家庭贫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05期

7 魏本勇;苏桂武;齐文华;孙磊;武洋;靳一凡;;云南宁洱地震灾区农村家庭生计脆弱性分析[J];地震地质;2017年01期

8 樊步青;王莉静;;我国制造业低碳创新系统及其危机诱因与形成机理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6年12期

9 郑瑞强;曹国庆;;脱贫人口返贫: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与风险控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年06期

10 杨菊欢;郑唯唯;段博文;;基于SVM-GRA-模糊熵的项目组合风险优化[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拉平;郭俊芳;赵泽林;吕明霞;;山西农村贫困脆弱性的分解和原因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2 苏芳;尚海洋;;农户生计资本对其风险应对策略的影响——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08期

3 杨文;孙蚌珠;王学龙;;中国农村家庭脆弱性的测量与分解[J];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4 赵静;郭鹏;潘女兆;;基于交互效应的项目组合风险度量及选择优化[J];运筹与管理;2011年06期

5 郭鹏;潘女兆;赵静;;高新技术项目组合的双模式风险预警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11年10期

6 王德鲁;宋学锋;;多元化企业经营系统脆性控制模型及最优策略[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9期

7 喻鸥;阎建忠;张镱锂;;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估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1期

8 阎建忠;吴莹莹;张镱锂;周绍宾;;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的多样化(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0年05期

9 李丽;白雪梅;;我国城乡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测度与分解——基于CHNS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8期

10 马小勇;白永秀;;中国农户的收入风险应对机制与消费波动:来自陕西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圣乾;张纪伟;;农户生计资本脆弱性分析[J];经济经纬;2013年03期

2 李琳一;李小云;;浅析发展学视角下的农户生计资产[J];农村经济;2007年10期

3 甄鸣涛;李玉霞;葛文光;;河北农户生计选择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06期

4 赵靖伟;;农户生计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社会科学家;2011年05期

5 杨光;;浅析风险社会下市场经济及农户生计困境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2年09期

6 吕伟伟;;甘肃省山区农户生计资本脆弱性分析[J];现代妇女(下旬);2014年02期

7 张莉;聂凤英;;宁夏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对农户生计改善的影响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0年10期

8 时红艳;;外出务工与非外出务工农户生计资本状况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年04期

9 黄丹晨;吴海涛;;水土保持项目对农户生计影响的效应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3年16期

10 吕杰;袁希平;甘淑;;滇东南岩溶石漠化地区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及其驱动力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玉英;王成;王利平;蒋福霞;;统筹城乡视域下农户的后顾生计来源及风险诊断——以重庆市沙坪坝区龙泉村1336户农户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市政协委员 马彦明;应建立健全退耕还林农户生计问题长效机制[N];固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靖伟;农户生计安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三位一体”项目对宁夏盐池县农户生计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爱琳;乡村旅游对秦岭北麓山区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2 张萍;新林改背景下农户生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慧莉;黄土高原农户生计改善和生态保育的政策途径和技术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杨世龙;元江干热河谷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5 贺亮;农户生计与农村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6 郭红霞;参与式社区共管地区农户生计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威;岷江上游藏区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马晓倩;干旱扰动下黄土高原典型村落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4年

9 鲁婷;干旱扰动下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户生计风险及生计脆弱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10 蔡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户生计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69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369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4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