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贫困脆弱性解构与精准脱贫制度重构——基于西部农村地区

发布时间:2019-06-15 21:12
【摘要】:西部农村贫困症结在于多重风险叠加下的农户脆弱性。西部农村贫困结构复杂,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资源贫困与能力贫困、静态贫困与动态贫困交织并存。纷繁复杂的贫困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脆弱性根源。西部部分农村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同时在政策、制度、人才等的交织作用下,地方经济发展不足,社会管理缺位,文化教育落后,农户抗风险能力薄弱,形成了异常脆弱的"人类-环境"耦合系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贫困问题。提高反贫困效益,必须以降低农户脆弱性为切入点,将反贫困与建成全面小康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从多层面重构精准脱贫制度安排。
[Abstract]:The crux of rural poverty in western China lies in the vulnerability of farmers under the superposition of multiple risks. The structure of poverty in western rural areas is complex, absolute poverty and relative poverty, material poverty and spiritual poverty, resource poverty and capacity poverty, static poverty and dynamic poverty coexist. Behind the complex phenomenon of poverty lies the deep root of vulnerability. Affected by geographical location,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other factor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bad and natural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in some rural areas in the western region. At the same time, under the intertwined action of policies, systems and talents,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insufficient, the social management is absent, the culture and education are backward, the farmers' ability to resist risks is weak, and an extremely fragile "human-environment" coupling system has been formed, resulting in a more serious poverty proble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nti-poverty, we must take reduc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farmers as the starting point, combine anti-poverty with building an all-round well-off society and structural reform on the supply side of agriculture, and reconstruct the arrangement of accurate poverty eradication system from many level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昌学院思政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三农’协同发展研究”(15BKS038)
【分类号】:F32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健生;;脆弱性、贫困动态与西部农村贫困研究转变[J];西部发展评论;2013年00期

2 韩峥;脆弱性与农村贫困[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10期

3 孙梦洁;韩华为;;灾害、风险冲击对农户贫困脆弱性影响的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13年04期

4 国情调查课题组;徐志明;;脆弱性与贫困:江苏李庄村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07期

5 韩峥;脆弱性分析和制图系统在中国扶贫项目的应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年01期

6 李小云;董强;饶小龙;赵丽霞;;农户脆弱性分析方法及其本土化应用[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04期

7 韩峥;广西西部十县农村脆弱性分析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2002年05期

8 严奉宪;李潘坡;朱增城;;基于农户尺度的灾害脆弱性实证研究——以湖北省监利县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国培;庄天慧;张海霞;;自然灾害对农户贫困脆弱性影响实证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江龙;我国国有林场发展脆弱性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池文芳;浙江省山区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2 郑晓召;基于异质性和协同性风险对我国农村贫困脆弱性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3 李坪;新疆南疆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4 王欢;社会资本对川滇藏区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5 李格;基于脆弱性贫困视角的扶贫对策改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6 崔新新;中国农村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研究[D];山东工商学院;2017年

7 冯晨;我国贫困脆弱性的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7年

8 任军营;豫西山区农户贫困脆弱性测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9 刘飞;资产视角下的贫困脆弱性—一种分解方法及应用[D];复旦大学;2013年

10 米健;区域脆弱性与农村贫困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500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500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a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