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进口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粮食进口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粮食总产量自2004年起已成功实现十二连增,但仍需长期依靠外部的粮源供给即进口粮食来满足国内粮食的供需缺口。在粮食贸易过程中,粮食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所需考虑的因素较多,不仅仅要衡量其在贸易过程中是否稳定与可持续,更为根本的是要考虑其进口的安全性即粮食的大量输入进口是否会对国家的粮食安全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将粮食进口及粮食安全二者结合,在相关文献的理论基础上,以稻米、小麦、玉米及大豆为研究对象代表,分析我国目前粮食进口情况,特别是粮食供给对外部市场的整体依赖性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程度。通过结合2003-2015年国内粮食生产、消费以及贸易等数据证明,国内粮食虽在总产出上持续有所增加,但粮食需求也同步上升,粮食的供求缺口持续存在,其中以大豆供求缺口最为严重。因此通过国外进口粮食就成为了填补国内供求缺口的一条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途径。相较于少量的出口,我国粮食进口量较大,而粮食又是具有独特的政治及战略属性的特殊商品,其供给与需求皆有特殊风险,进口的量与度,以及是否对进口产生依赖更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问题。适度的进口可以更为有益于国内粮食安全水平的稳定,而过度过量的进口则会造成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实证部分,本研究通过梳理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及进口来源地的分析,同时测算我国四大粮食品种及粮食整体的对外依存度及粮食进口率,并引入赫芬达尔指数等指标,进一步针对当前粮食进口的对外依存情况,进口集中情况以及潜在贸易风险评价当前粮食安全状况,并衡量粮食进口对粮食安全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当前整体的粮食安全水平虽然处于基本安全的范围,但对外部国际市场的供给依赖性有过高的趋势;在粮食对外依存度方面,我国稻米、小麦及玉米三大主要谷物对外依存度现处合理水平,对外部供给依赖性不高,进口主要用以品种调剂为主,且口粮供需基本保持平衡,能达到自给要求。但大豆对外依存度过高,严重依赖外部供给,一旦国际大豆市场供给能力变动,外部供应不足,会直接大幅影响我国工业与饲料用粮安全。粮食整体对外依存度也因大豆的大规模进口呈上升趋势,使得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面临压力。在进口集中度方面,我国四大粮食进口品种进口市场集中,进口转移能力较差,进口依赖性提高,加大了我国粮食进口风险。经过全文的分析得出,当前我国稻米、小麦及玉米等谷物对外依存度较低,虽然进口来源较为集中,但进口规模相较国内产量与需求量而言非常小,进口主要为品种调剂;大豆进口依赖国外,大量进口将影响国内粮食品种结构平衡以及总量供给安全,但大豆作为非主粮,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核心口粮安全无影响,通过进一步有效规避进口风险及对进口规模的宏观调控,影响整体粮食安全的程度也有限。本研究最后还就粮食贸易的相关风险提出相应的规避策略以及进一步促进国内粮食安全可持续的对策建议:增加粮食贸易的合作伙伴,进一步拓宽贸易来源渠道;实施“开发性贸易”,通过农业海外投资,形成海外粮源供给;进一步加强贸易往来,强化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互惠互利、协同保障粮食安全水平;通过科技支撑促进我国粮食安全水平的可持续保障。
【关键词】:粮食 对外依存度 进口集中度 赫芬达尔指数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6.11;F752.61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引言11-17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13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框架13-14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论文框架结构13-14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4-15
- 1.4.1 研究方法14
- 1.4.2 技术路线14-15
- 1.5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5-17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17-21
- 2.1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17
- 2.2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研究17-18
- 2.3 粮食贸易作为粮食安全保障途径的不同观点研究18-19
- 2.3.1 观点一:立足国内、保持高度的粮食自给率18
- 2.3.2 观点二:粮食安全应进一步有效利用粮食贸易18-19
- 2.4 粮食贸易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19
- 2.5 粮食贸易效用评价研究19-20
- 2.6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20-21
- 第三章 粮食安全定义的界定21-24
- 3.1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于粮食安全的定义21-22
- 3.2 我国对于粮食安全定义22
- 3.3 适用于本文粮食安全概念的详细界定22-24
- 第四章 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分析24-30
- 4.1 我国粮食供给状况分析24-25
- 4.1.1 粮食总体供给状况分析24
- 4.1.2 四大粮食品种供给状况分析24-25
- 4.2 我国粮食需求状况分析25-27
- 4.2.1 粮食总体需求分析25-26
- 4.2.2 四大粮食品种需求分析26-27
- 4.3 我国粮食供求平衡分析27-30
- 4.3.1 粮食总体供求分析27-28
- 4.3.2 四大粮食品种供求分析28-30
- 第五章 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分析30-36
- 5.1 我国粮食外部市场供给变动分析30-31
- 5.2 我国粮食进口品种结构31-32
- 5.3 我国粮食品种进口变动情况分析32-33
- 5.4 我国粮食主要进口市场33-36
- 第六章 我国粮食进口对于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36-48
- 6.1 我国粮食进口依存度分析36-38
- 6.1.1 我国粮食整体对外依存度变动分析36-37
- 6.1.2 我国粮食分品种对外依存度变动分析37-38
- 6.2 我国粮食进口率变动分析38-39
- 6.3 我国粮食进口集中度分析39-42
- 6.3.1 四大粮食品种的进口来源地、国别结构变化39-41
- 6.3.2 粮食进口的赫芬达尔指数分析41-42
- 6.4 我国粮食进口来源依赖程度分析42-43
- 6.5 我国粮食进口来源稳定性分析43-45
- 6.6 当前粮食进口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45-48
- 6.6.1 当前粮食对外依存情况对粮食安全的影响45-46
- 6.6.2 当前粮食进口集中程度对粮食安全的影响46-47
- 6.6.3 当前粮食进口来源的依赖情况对粮食安全的影响47
- 6.6.4 粮食贸易风险对粮食安全的影响47-48
- 第七章 总结与建议48-51
- 7.1 总结48-49
- 7.2 对策建议49-51
- 7.2.1 增加粮食贸易伙伴,进一步拓宽进口来源渠道49
- 7.2.2 实施“开发性贸易”,通过农业“走出去”,,形成海外粮源供给49-50
- 7.2.3 进一步加强同粮食出口国的贸易往来,实现互惠互利、协同保障粮食安全水平50
- 7.2.4 通过科技支撑实现我国粮食安全水平的可持续保障50-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切实加强粮食安全工作[J];中国粮食经济;2000年04期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崔晓黎指出粮食安全的双重政策目标宜分不宜合[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48期
3 ;农业部提出确保粮食安全措施[J];农村发展论丛;2001年Z4期
4 吴天锡;粮食安全的新概念和新要求[J];世界农业;2001年06期
5 胡锡骥;印度的粮食安全[J];世界农业;2001年06期
6 ;粮食安全[J];中国农业会计;2001年03期
7 张雨,李哲敏,孙晓明,吴俊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J];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郑励志;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J];广西粮食经济;2001年02期
9 王广华;我国目前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前沿;2001年17期
10 韦维新;什么是粮食安全?[J];粮食问题研究;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遗传学进步促进粮食安全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A];遗传学进步促进粮食安全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遗传学进步促进粮食安全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日程[A];遗传学进步促进粮食安全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6:重大灾害链的演变过程、预测方法及对策[C];2008年
4 刘丽;;论贸易自由化下的粮食安全问题及中国的对策[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5 邵阳;;浅谈我国的粮食安全与使命[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姚成胜;;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研究现状及其趋势[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谭少华;倪绍祥;;江苏省粮食安全问题与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8 郭天财;;试论中国的小麦生产与国家粮食安全[A];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林芬;黄曦;;福建省粮食安全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探讨[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10 赵明;李少昆;董志强;马兴林;;实施超高产工程确保粮食安全[A];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第九十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坤;确保粮食安全有不同的层次[N];中国水利报;2005年
2 吴天锡;粮食安全的新概念与新要求[N];农民日报;2001年
3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邓大才;粮食安全问题类型划分与对策[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4 邓大才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理性应对不同类型的粮食安全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统计局;粮食安全得到保障[N];和田日报(汉);2012年
6 石少龙 湖南省粮食局副局长;“稳粮强农”再聚共识 力保国家粮食安全[N];粮油市场报;2012年
7 厦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张灿民;致力粮油保供稳价 确保我市粮食安全[N];厦门日报;2012年
8 燕雄;粮食安全这根弦不能松[N];中国信息报;2012年
9 本报驻南非记者 苑基荣;中国多途径助力非洲粮食安全[N];人民日报;2012年
10 记者 舒薇;确保粮食安全 平抑粮食价格[N];长沙晚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博;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龚波;增强国家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的宏观政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3 乌玛尔(UMAR IJAZ AHMED);农村家庭粮食安全和市场进入能力[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4 吴志华;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以合理成本保障粮食安全[D];河海大学;2002年
5 邓群钊;中部丘陵地区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矛盾问题的系统分析[D];南昌大学;2006年
6 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王放;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协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8 杜宇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9 公茂刚;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文先;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晓;粮食安全国际法律制度与我国的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王洋;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D];郑州大学;2009年
3 马国权;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前景分析及其战略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立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5 刘玉婷;我国粮食安全复杂性问题的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梁宇;土地流转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7 刘宇;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分析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玲;基于粮食安全的市场调控政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9 张小凤;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姚佳;山西省的粮食安全形势与对策[D];山西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粮食进口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4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5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