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对抗与合谋—基于精准扶贫的三个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0-02-11 22:51
【摘要】:本文从三个案例入手,即为贫困户发放的扶贫麦种被哄抢;发放给贫困户用以发展产业的羊被贫困户卖掉,扶贫干部通过借羊来通过上级验收;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成立的合作社始终处于亏损却仍然在借钱维持运行,通过描述三个案例的经过,分析、解释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来探讨国家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国家意志如何进去社会,由此呈现乡村社会的运行逻辑。通过实地调研收集、梳理、分析L村扶贫政策实施的具体案例发现政策在村庄内部实施的过程中农户有着两种不同的应对策略,一种是对抗,另一种是合谋。在发生对抗的抢麦种事件中,农户采取对抗行动的原因是由于正式制度设计为了实现政策目标对村庄“公平、共享”的漠视;当政策设计只能兼顾到村庄部分人的“公平、共享”时,农户和政策实施者(村干部)采取合谋的方式共同应对政策随之而来的考核与追踪,羊的消失与重现、“借”来的苹果合作社两个案例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农户与村干部之间共事的合谋策略。进一步梳理三个案例发现,不同时间、不同政策设计下的三个不同政策推行过程中都能发现一个关键,即政策设计、政策实施者和农户之间存在着目标错位的现象,这一方面进一步解释了三个案例中事件发生的原因,同时也呈现出国家治理与社会运行之间不同的逻辑,为解释乡村社会的运行逻辑提供基础。乡村社会一方面遵循着公平、共享的规范,因为这一规范为乡村社会内部成员的利益提供保护和可取性;另一方面,政策设计(国家)的逻辑和乡村社会(扶贫干部和农户)的逻辑往往是完全不同的两套逻辑,在真正的政策实践过程中,扶贫干部和农户并不是按照国家意志来行动,而是通过对抗与合谋的方式使得国家处于相对闭塞的地带,将国家意志与乡村社会规范结合于政策实践中,达到获取国家投资的目的,这一过程使得国家政策成为悬浮于村庄社会生活的一种符号,而失去本来的初衷和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雨磊;;精准扶贫何以“瞄不准”?——扶贫政策落地的三重对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2 王雨磊;;数字下乡:农村精准扶贫中的技术治理[J];社会学研究;2016年06期

3 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4 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5 黄承伟;覃志敏;;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演进与精准扶贫[J];开发研究;2015年02期

6 黄承伟;覃志敏;;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7 黄宗智;龚为纲;高原;;“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J];开放时代;2014年05期

8 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年06期

9 冯猛;;基层政府与地方产业选择——基于四东县的调查[J];社会学研究;2014年02期

10 陈家建;;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洪民;中国农村开发式扶贫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78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578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1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