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6 18:40
【摘要】:土地生态安全主要体现在土地生态系统内在结构、功能及外部表现方面,整体处于一个平衡和健康的状态,最终维持自然、社会和经济长期协调发展。因此,土地生态安全决定着人类的永续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强力推进,土地压力不断增大,严重危害了土地生态安全,致使土地生态安全的风险等级不断的升高。目前,土地生态安全方面已经成为研究生态安全问题的主要关注对象。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重要发展理念,需要从经济、社会、生态、政治等方面综合考虑,其中土地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准确的把握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现状,适时提出改善对策显示出了不可或缺的意义。因此,为了让人们更加了解土地生态安全状态,采取更加有效的保护措施,维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开展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必要的。本文以大庆市为研究区,在分析大庆市土地利用现状及生态状况的基础上,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借助“压力-状态-响应”概念(PSR)框架模型选取18个指标构建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最优组合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从时间序列上对2006-2016年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运用障碍度模型探究2006-2016年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的障碍因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提高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2006-2016年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由2006年的0.536上升到2016年的0.714,总体等级变化过程为:Ⅱ级-Ⅲ级-Ⅳ级,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总体状况逐渐好转。1)大庆市土地生态压力安全值总体上的变化趋势与综合值大致相同,总体上均呈现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安全压力值由0.212增长到0.223,其中,2006-2010年,土地生态压力值呈下降趋势,2011-2016年土地生态安全压力值呈上升趋势。2)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值总体上的变化趋势与综合值大致相同,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土地生态状态安全值由0.165增长到0.246。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3)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响应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压力安全值由0.159增长到0.245。(2)障碍度因子分析,借助障碍度模型,分析2006-2016年期间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主要影响因子。1)准则层障碍度的层面分析,土地生态压力安全障碍度波动上升,土地生态状态安全和土地生态响应安全障碍度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指标层因子障碍度,每年的主要障碍因子不尽相同,最大障碍因子转变过程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自然保护区覆盖率、水土流失治面积比例、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农药化肥施用量。(3)根据评价结果从土地生态安全压力的减少、维持和改善土地生态安全状态、提高土地生态响应能力者三个层面,提出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合理开采石油、优化产业结构等提高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图文】:

研究思路,大庆市


图 1-1 研究思路Fig.1-1 Technology road map1.4.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梳理是本研究的基础,主要通过搜集,归纳与整理,从土地生态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概述,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本研究内容构建论文框架,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2)系统分析法:本文将土地生态安全看作一个体系,基于生态文明视角,采用 压力状态-响应 指标体系,选取指标,构建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包括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子系统,系统全面分析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3)数学模型法:在确定指标权重过程中,采用组合权重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平均值作为指标权重,并采用综合指数法衡量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其次,运用障碍度模型,挖掘影响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为改善大庆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提供依据。

行政区划图,地理位置,大庆市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硕士学位论文况条件置龙江省的西部,大庆市的地理坐标:东经 123°45′~125°市、肇东市相连,距省会哈尔滨 159 千米,大庆市下辖、大同区和红岗区)和林甸、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肇约为 5107km2,即大庆市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图如图 3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30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德萍;;土地生态安全问题的伦理审思[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8年06期

2 孙嘉欣;;土地生态安全研究方法与展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年27期

3 熊建华;;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理论框架初探[J];国土资源情报;2018年07期

4 唐丽琼;杨思林;宋维峰;包蓉;;元阳县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与预测[J];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05期

5 谢正峰;;中国“土地生态安全”与“土地生态风险”研究比较[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年05期

6 杨春;何柯润;李灿斌;;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J];国土资源导刊;2008年05期

7 马希龙;孙茜;;基于组合赋权的河南省土地生态安全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9年08期

8 代杰;;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07期

9 赵军;戚晓明;白夏;汪艳芳;;基于物元分析的连云港市土地生态安全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2期

10 王晶;原伟鹏;刘新平;;哈尔滨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时序评价及预测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星宇;;西安市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与改进策略[A];2018'中国土地资源科学创新与发展暨倪绍祥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2 陈莎;李冠;吴次芳;叶艳妹;;我国东部11省(市)土地生态安全格局演变研究[A];2018'中国土地资源科学创新与发展暨倪绍祥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3 王文革;侯怀霞;彭峰;;土地生态安全法治建设——论我国土地节约政府管制立法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4 刘庆;陈利根;何长元;;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长株潭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研究[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希灿;王静;白兰;赵杰;;土地生态安全多目标多层次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成格尔;张武文;;内蒙古土地荒漠化对土地持续利用的影响[A];中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研究[C];2004年

7 康鸳鸯;常秋玲;魏丹斌;;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8 张峰龙;祁福利;刘爽;王立勇;;齐齐哈尔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3中国地质学会农业地学专业委员会换届暨2013年学术研讨会分会场[C];2013年

9 何春燕;;镇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十直镇为例[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刘世梁;;土地生态系统安全评价的问题和发展趋势[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8: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盖艾鸿;基于3S技术的庆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地生态安全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2 莫宏伟;基于GIS的关中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地生态安全动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冠岑;区域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李U

本文编号:2601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601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9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