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1 01:21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家庭农场是重要措施。家庭农场实施规模化经营,从本质上来说是资本——技术双密集型农业主体,资金成为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农场资金需求以生产性资金需求为主,具有资金应用于再生产、规模大、期限复杂等特点,难以依靠自有资金来解决,正规金融信贷成为家庭农场重要的资金来源。农村正规金融机构面临着服务“三农”信贷和实现财务可持续性的双重经营目标,导致其优先考虑财务目标、执行约束性政策目标的目标实现导向型信贷供给策略,承担着为家庭农场提供经营性信贷资金、满足家庭农场信贷需求、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重任。在此情况下,家庭农场的正规金融信贷效果如何?这一问题值得研究。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需求视角的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效果理论分析框架,将信贷覆盖面、可得性、满意度、收入效应纳入理论分析框架;运用统计数据和调研数据分析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正规金融信贷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调研数据,对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面、可得性、满意度、收入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然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效果的政策建议,为完善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制度顶层设计提供参考。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河南省家庭农场呈现出数量增长较快、经营规模适度、以粮食类家庭农场为主、生产投入规模较大、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初步凸显了经营优势等特点。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需求强烈,表现为80%左右的家庭农场存在正规金融信贷需求,信贷需求金额集中在10万元以上,信贷需求期限表现为短期、中长期共存;家庭农场强烈的信贷需求面临着信贷获批比例较低、正规金融信贷主要来源于农村商业银行等现状。同时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面临着缺少符合家庭农场需求的正规金融信贷产品、缺乏家庭农场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家庭农场缺少符合条件的正规金融信贷抵押物、家庭农场能够承受的利率水平偏低等问题。(2)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面较小。构建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面评价指标体系:覆盖广度(乡镇金融机构数量、乡镇金融机构信贷业务获得、乡镇以外金融机构信贷业务获得)、覆盖深度(信贷额分布、信贷额占比分布);通过测算可知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广度分值为0.3410(最大值为1),覆盖深度分值为0.6690(最大值为2),覆盖面分值为1.0100(最大值为3);周口市、新乡市、三门峡市、南阳市的覆盖广度得分高于全省总体分值(0.3410),新乡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周口市的覆盖深度得分高于全省总体分值(0.6690),新乡市、三门峡市、周口市、南阳市的覆盖面得分高于全省总体分值(1.0100);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广度得分最高的南阳市,其分值为0.4220,分值较低表明河南省各地区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广度有限;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深度得分最高的为周口市,其分值为0.9058,分值较低表明河南省各地区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深度不足;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面得分最高的为南阳市,其分值为1.3112,分值较低表明河南省各地区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面较小。(3)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可得性较低,信贷额集中在10-49.99万元区间。总体家庭农场中有信贷需求并采取申请行为的信贷获批比例为38.84%,粮食类家庭农场的该比例为39.61%,非粮食类家庭农场的该比例为37.50%,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可得性比例较低;总体、粮食类、非粮食类家庭农场获批的信贷额集中在10-49.99万元区间,该比例分别为56.69%、56.10%和57.78%;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主要来自农村商业银行,并以担保贷款为主。实证结果显示:从业经历变量是影响总体家庭农场、粮食类家庭农场、非粮食类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额的共同变量;家庭农场经营特征变量(经营规模变量、合作社关系变量、总资产变量、结算账户变量、农企关系变量、电商平台变量)、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供应(专门信贷产品变量和信贷发放意愿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总体家庭农场、粮食类家庭农场、非粮食类家庭农场的信贷可得性、信贷额。(4)河南省家庭农场主正规金融信贷满意度较低。总体家庭农场主对正规金融信贷满意度评价为不满意的比例为22.95%(包括非常不满意和比较不满意),满意的比例为30.16%(包括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粮食类家庭农场主评价为不满意的比例为21.58%,满意的比例为36.84%;非粮食类家庭农场主评价为不满意的比例为34.79%,满意的比例为19.12%;总体家庭农场主的满意比例高于不满意比例;粮食类家庭农场主的不满意比例低于非粮食类家庭农场主,满意比例高于非粮食类家庭农场主,且满意的比例高于不满意的比例;非粮食类家庭农场主的不满意比例高于满意的比例;整体而言,家庭农场主满意度评价较低。贷款手续变量、贷款额度变量、贷款期限变量和银行关系变量是影响总体家庭农场主、粮食类家庭农场主、非粮食类家庭农场主正规金融信贷满意度的共同变量;农场主模范称号变量、家庭农场总资产变量是影响总体家庭农场主正规金融信贷满意度的主要变量;经营规模变量是影响粮食类家庭农场主正规金融信贷满意度的主要变量;商标变量是影响非粮食类家庭农场主正规金融信贷满意度的主要变量。(5)正规金融信贷对河南省家庭农场收入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低收入家庭农场的收入效应处于最高水平。正规金融信贷额对总体家庭农场、粮食类家庭农场、非粮食类家庭农场总收入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经营规模变量、总资产变量对总体家庭农场、粮食类家庭农场、非粮食类家庭农场的总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农场主从业经历变量、农企关系变量对总体家庭农场总收入有显著影响;家庭农场的商标变量对粮食类家庭农场的总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农场的短期雇工变量对非粮食类家庭农场总收入有显著影响;正规金融信贷对总体家庭农场、粮食类家庭农场总收入的影响,随着分位点提高呈现出左高右低的“U”型趋势,对非粮食类家庭农场总收入的影响呈现出单调下降趋势,总体而言正规金融信贷对低收入家庭农场的收入效应处于最高水平。(6)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效果不佳。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需求强烈,且信贷能够显著提高收入水平,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农场,即正规金融信贷对家庭农场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面较小、信贷可得性比例较低、满意度较低,说明河南省家庭农场信贷需求满足比例较低,满足程度较低,尚未充分发挥信贷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作用,即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效果不佳。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从扩大家庭农场信贷供给、改善家庭农场信贷环境、提高家庭农场抗风险能力、提高农场主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提升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效果的政策建议与对策。具体措施如下: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扩大家庭农场信贷覆盖范围,促进信贷产品(服务)创新、增加信贷供给,构建信贷制度体系、改善家庭农场信贷环境,改善家庭农场发展环境、提高抗风险能力,强化家庭农场规范管理、提高收入水平。
【学位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324.1;F83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外研究动态评述
        1.3.3 国内研究动态
        1.3.4 国内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数据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效果基础理论
    2.1 家庭农场特征与标准
        2.1.1 家庭农场定义
        2.1.2 家庭农场特征
        2.1.3 家庭农场认定标准
        2.1.4 家庭农场与传统农户的联系与区别
    2.2 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效果界定
        2.2.1 正规金融信贷效果定义
        2.2.2 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效果定义
        2.2.3 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相关利益主体预期效果
        2.2.4 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效果分析维度
    2.3 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效果理论基础
        2.3.1 农户经济理论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3 顾客满意度理论
        2.3.4 收入效应理论分析
    2.4 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效果形成机理
        2.4.1 家庭农场经营性信贷需求形成机理
        2.4.2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目标实现导向型信贷供给形成机理
        2.4.3 供需共同作用下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效果形成机理
    2.5 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效果理论分析框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家庭农场发展历程
        3.1.1 职工家庭农场的产生与发展
        3.1.2 现代家庭农场的产生与发展
        3.1.3 两种家庭农场的区别与联系
        3.1.4 家庭农场发展的必要性
    3.2 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3.2.1 数量增长较快
        3.2.2 经营规模适度
        3.2.3 以粮食类家庭农场为主
        3.2.4 生产投入规模较大
        3.2.5 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
        3.2.6 初步凸显了经营优势
    3.3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现状
        3.3.1 正规金融信贷需求强烈
        3.3.2 正规金融信贷获批比例较低
        3.3.3 正规金融信贷主要来源于农村商业银行
    3.4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 现有正规金融信贷产品难以满足家庭农场需求
        3.4.2 合格抵押物缺乏增加家庭农场信贷难度
        3.4.3 信用等级评价体系缺失加剧家庭农场信贷困难
        3.4.4 利率水平较高加重家庭农场信贷负担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面综合分析
    4.1 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面理论分析
        4.1.1 文献回顾
        4.1.2 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面分析框架
    4.2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面分析
        4.2.1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广度分析
        4.2.2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深度分析
    4.3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面综合评价
        4.3.1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面评价指标体系
        4.3.2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面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3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覆盖面测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可得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可得性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5.2 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可得性及信贷额计量模型
        5.2.1 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可得性计量模型
        5.2.2 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额计量模型
    5.3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可得性特征分析与变量选择
        5.3.1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可得性特征分析
        5.3.2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可得性变量选择
    5.4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可得性及信贷额模型估计与分析
        5.4.1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可得性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5.4.2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额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河南省家庭农场主正规金融信贷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6.1 家庭农场主正规金融信贷满意度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6.2 家庭农场主正规金融信贷满意度模型设定
    6.3 河南省家庭农场主正规金融信贷满意度特征分析与变量选择
        6.3.1 河南省家庭农场主正规金融信贷满意度特征分析
        6.3.2 河南省家庭农场主正规金融信贷满意度变量选择
    6.4 河南省家庭农场主正规金融信贷满意度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6.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6.4.2 模型估计
        6.4.3 稳健性检验
        6.4.4 变量边际贡献值计算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对其收入影响分析
    7.1 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对其收入影响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7.2 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对收入影响模型设定
    7.3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对收入影响描述性统计分析
    7.4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对收入影响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7.4.1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对收入影响变量选择
        7.4.2 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对收入影响实证分析
    7.5 河南省家庭农场收入水平的分位数处理效应回归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提升河南省家庭农场正规金融信贷效果的政策建议
    8.1 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扩大家庭农场信贷覆盖面
        8.1.1 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改革,扩大家庭农场信贷覆盖面
        8.1.2 深化农村商业银行机构改革,扩大家庭农场信贷覆盖面
        8.1.3 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扩大家庭农场信贷覆盖面
    8.2 促进信贷产品(服务)创新、增加信贷供给
        8.2.1 多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产品(服务)创新
        8.2.2 完善家庭农场信贷担保业务
        8.2.3 改进家庭农场信贷抵押业务
    8.3 构建家庭农场信贷制度体系、改善信贷环境
        8.3.1 加快制定《家庭农场法》
        8.3.2 进一步完善土地经营权抵押制度
        8.3.3 建立家庭农场信用评级体系
    8.4 改善家庭农场发展环境、提高抗风险能力
        8.4.1 修改土地流转相关法律
        8.4.2 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8.4.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8.4.4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8.5 强化家庭农场规范管理、提高收入水平
        8.5.1 提高农场主管理能力
        8.5.2 完善家庭农场内部管理制度
        8.5.3 加快家庭农场注册进程
        8.5.4 加强家庭农场人才和技术引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旭东;朱守银;;家庭农场和专业农户大规模农地的“非家庭经营”:行为逻辑、经营成效与政策偏离[J];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12期

2 张正宝;栾香录;;我国家庭农场融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15年12期

3 潘素梅;周立;;家庭农场的融资问题与金融支持[J];中国物价;2015年12期

4 李长生;颜玄洲;;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动态分析[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年04期

5 林乐芬;法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深层原因及化解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07期

6 兰勇;谢先雄;易朝辉;冯嘉颖;;农场主经历对农场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7 兰勇;周孟亮;易朝辉;;我国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5年06期

8 周品戈;刘纯阳;;农村金融规模、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相关性分析——基于省域视角并以湖南省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9 肖卫东;杜志雄;;家庭农场发展的荷兰样本:经营特征与制度实践[J];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02期

10 薛亮;杨永坤;;家庭农场发展实践及其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曹瓅;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试点效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2 牛晓冬;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3 王勉;加拿大银行业监管及其实施效果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4 刘群;农户信贷供需特征及有效供给体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5 曲小刚;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双重目标兼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达;实现我国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合理化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35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35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e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