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转换的监测——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08 18:17
基于1989、2000和2014年的3期Landsat卫星图像数据,采用Intensity analysis方法,从时间间隔、类型和转换3个水平上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河流域2个连续的时间间隔中7个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特征。结果表明,从1989-2000年时间间隔到2000-2014年时间间隔内,流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整体上由活跃趋于平缓。从第一个时间间隔(1989-2000年)到第二个时间间隔(2000-2014年),未利用地、草地和耕地的年增加面积都较大,但增加速率减小了;草地减少的变化有所减缓,而增加的变化趋于活跃;未利用地减少的变化较为平缓,而增加的变化趋于活跃;水域和建设用地的增加和减少变化都很活跃。从第一个时间间隔到第二个时间间隔内,草地的年减少面积主要是向未利用地转换,其次是耕地;两个时间间隔内,未利用地的增量第一个时间间隔内主要依靠草地和冰雪地的转入,第二个时间间隔内主要来自草地和耕地的转入;两个时间间隔内,耕地的增量主要来自草地和未利用地的转出,并且各土地利用类型向耕地的转出强度都减弱了。
【文章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6,55(2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1.3 Intensity analysis方法
1.3.1 时间间隔水平
1.3.2 类型水平
1.3.3 转换水平
1.4 Intensity analysis的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玛纳斯河流域年际土地利用变化
2.2 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转换时间强度分析
2.3 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强度
2.4 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转换强度分析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1961-2010年气象干旱的时空规律——基于SPEI和Intensity analysis方法的研究[J]. 栗健,岳耀杰,潘红梅,叶信岳. 灾害学. 2014(04)
[2]新疆玛纳斯河流域2000—201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J]. 刘金巍,靳甜甜,刘国华,李宗善,杨荣金. 生态学报. 2014(12)
[3]延河流域2000-201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娄和震,杨胜天,周秋文,罗娅,侯立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04)
[4]新疆耕地变化对区域碳平衡的影响[J]. 王渊刚,罗格平,赵树斌,韩其飞,李超凡,范彬彬,陈耀亮. 地理学报. 2014(01)
[5]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分析——以塔里木盆地农垦区为例[J]. 马松增,史明昌,杨贵森,徐晓桃,殷建.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1)
[6]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以密云水库流域为例[J]. 李屹峰,罗跃初,刘纲,欧阳志云,郑华. 生态学报. 2013(03)
[7]近50a土地利用变化对干旱区典型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J]. 冯异星,罗格平,周德成,韩其飞,鲁蕾,许文强,朱磊,尹昌应,戴丽,李艳忠. 生态学报. 2010(16)
[8]河北沽源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J]. 马礼,苏海霞.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01)
[9]基于多目标决策和CA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及其应用[J]. 邱炳文,陈崇成. 地理学报. 2008(02)
[10]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水文动态响应[J]. 张晓明,余新晓,武思宏,张满良,李建劳. 生态学报. 2007(02)
本文编号:3218952
【文章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6,55(2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1.3 Intensity analysis方法
1.3.1 时间间隔水平
1.3.2 类型水平
1.3.3 转换水平
1.4 Intensity analysis的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玛纳斯河流域年际土地利用变化
2.2 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转换时间强度分析
2.3 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强度
2.4 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转换强度分析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1961-2010年气象干旱的时空规律——基于SPEI和Intensity analysis方法的研究[J]. 栗健,岳耀杰,潘红梅,叶信岳. 灾害学. 2014(04)
[2]新疆玛纳斯河流域2000—201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J]. 刘金巍,靳甜甜,刘国华,李宗善,杨荣金. 生态学报. 2014(12)
[3]延河流域2000-201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娄和震,杨胜天,周秋文,罗娅,侯立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04)
[4]新疆耕地变化对区域碳平衡的影响[J]. 王渊刚,罗格平,赵树斌,韩其飞,李超凡,范彬彬,陈耀亮. 地理学报. 2014(01)
[5]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分析——以塔里木盆地农垦区为例[J]. 马松增,史明昌,杨贵森,徐晓桃,殷建.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1)
[6]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以密云水库流域为例[J]. 李屹峰,罗跃初,刘纲,欧阳志云,郑华. 生态学报. 2013(03)
[7]近50a土地利用变化对干旱区典型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J]. 冯异星,罗格平,周德成,韩其飞,鲁蕾,许文强,朱磊,尹昌应,戴丽,李艳忠. 生态学报. 2010(16)
[8]河北沽源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J]. 马礼,苏海霞.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01)
[9]基于多目标决策和CA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及其应用[J]. 邱炳文,陈崇成. 地理学报. 2008(02)
[10]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水文动态响应[J]. 张晓明,余新晓,武思宏,张满良,李建劳. 生态学报. 2007(02)
本文编号:3218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218952.html